秦穆公一心想让秦国强大起来,所以他非常重视人才。
秦国的地理位置算不得好,一面要提防晋国,一面又苦于西戎的骚扰。所以秦国的实力一直算不上强劲。
到了秦穆公,为了地位的稳固,秦穆公开始了东征西战。而他广纳贤才的策略也让秦国的发展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个奇才,但他痛恨晋国灭亡自己的祖国,所以誓死不肯为晋国效力。
这样一个人才注定会被某一个君王收入囊中,而秦穆公就是得到宝藏的幸运儿。
当时秦穆公正好要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晋献公见百里奚不肯投降,就想侮辱他,把他当做女儿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
想来百里奚也是不甘愿为奴,所以就在半路逃跑了。要说幸运吧,他成功逃出去了,要说不幸吧,他被楚国的人当做奴隶给抓了。
秦穆公在清点陪嫁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名奴隶,一问才知道是百里奚逃跑了。有人向他推举百里奚是一个人才,秦穆公就想用重金礼聘他。

这说明清点好自己的财产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自己的宝藏弄丢了都不知道。
当时百里奚是被楚国人当做是奴隶抓了起来,秦国害怕楚国人知道百里奚是一个人才就不肯给秦国了。所以秦国用五张羊皮将这个百里奚奴隶赎了回去。
用五张羊皮就拉拢了一个人才,这个交易实在是算不得上亏。此时的秦穆公也没有想到这笔交易还能买一送一。
百里奚被当做奴隶送回秦国之后,秦穆公下令给他松绑,和他商量国家大事。百里奚以自己是一个亡国之臣而推辞,但是他和秦穆公两人聊得很投机。
当金银财宝和以礼相待都不管用的时候,人格魅力就派上用场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事情都是聊着聊着就做成的,聊的愉快了自然就成朋友了。都成为朋友了,帮忙做事不是很正常吗。
百里奚的才能也让秦穆公非常高兴,就让百里奚执掌朝政。百里奚任然推辞说自己的才能比不上他的朋友蹇叔,蹇叔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每次都让百里奚脱离危险。
蹇叔就是百里奚的买一送一。这个蹇叔也是很厉害的,每次都能分析出危险,让百里奚免于灾祸。要不是百里奚不听蹇叔所言,去贪念虞国国君给的金银财宝,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秦穆公求贤若渴,听说有比百里奚还能干的人,高兴还来不及,赶紧带着重礼去聘请蹇叔,任命他为上大夫。

这也说明一个君王摆低姿态还是很有用的,万一就有人走上前来献宝呢?明明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却愿意去倾听民意,愿意去万般求人,这样的君主怎能不让人心生愉悦。
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强,很快就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多次干涉晋国内政,帮助晋文公当上了国君。秦穆公的贤明之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秦穆公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就会生出骄傲。更何况秦穆公是一个君王,面对自己所做出的政绩当然会飘飘然。但是骄傲也容易让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这些成绩面前,秦穆公开始骄傲起来,决定发兵攻打郑国,但是被晋国伏击,三个将领都当了俘虏。
那三个将领被释放回国之后,秦穆公没有怪罪他们打了败仗,而是穿上丧服去迎接他们。后面再次败给晋国的时候,秦穆公任然没有怪罪他们。几年后,秦军再次出兵伐晋,终于大败晋军。
秦穆公也不愧是一代明主,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打了败仗但是笼络了民心。
像秦穆公这样原谅战败的将军还是很难的,毕竟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将领的无能。
秦穆公渡过黄河,祭祀那些战死的将士。当时的臣子们都很感动,认为秦穆公能获胜,完全是信任人才的缘故。不久,秦穆公在由余的帮助下打败了戎族,成为西方的霸主。
如果不是秦穆公死后的那一场活人祭祀,秦穆公的评价可能会更高吧,毕竟就因为那一场祭祀让秦国的发展停滞了拜年。一生伟岸,重贤求能的秦穆公败在这样一件事上,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