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 九联科技(688609.SH)昨晚披露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收购框架协议书》的提示性公告。
据九联科技公告,公司正在筹划收购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或“能通科技”)51%股份(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预计将实现对标公司的控股。
2025年4月16日,公司与能通科技及其主要股东张春雨、江才纯、魏文浩、胡明芳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书》,公司拟收购标的公司51%的股份,收购价格将以经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值为参考依据,综合考虑标的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交割日审计的净资产情况等因素,由交易各方协商一致,并在履行完毕所有必要的内外部审批程序后,于交易各方签署的最终交易文件中予以确定。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本次交易不涉及公司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尽快推进相关工作,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必要的决策和审批程序。
本次签署的《收购框架协议书》仅为意向性协议,具体的交易方式及交易条款以各方签署的正式收购协议为准。本次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交易方案和交易条款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公司及标的公司尚需分别履行必要的内外部决策、审批程序,存在未能通过有关决策、审批程序的风险。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有关的决策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标的公司目前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等从事军品生产所必需的经营资质或资格认证,本次交易尚需获得国防科工局军工事项审查批准。若公司或标的公司未能取得国防科工局军工事项审查批准,则本次交易可能被终止。本次交易存在终止的风险,能否实施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本次交易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根据《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复牌规则》《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停复牌》等规定,公司股票不停牌。
九联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军用监视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等领域部件、整机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标的公司在技术、市场、采购、生产等方面均与公司具备协同互补效应,本次交易能够有效拓展公司技术与产品布局和下游应用领域,帮助公司迅速切入至军工等领域。公司收购标的公司后,将在市场开发、技术研发及应用、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的提升。
九联科技于2021年3月2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10,000.00万股,无老股转让,发行价格为3.99元/股,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联证券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购民生证券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国联证券中文名称已由“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联证券A股证券简称变更为“国联民生”,A 股证券代码“601456”保持不变),保荐代表人为卢景芳、李东茂。
九联科技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9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45亿元;公司2021年3月17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65,321.24万元,计划用于家庭网络通信终端设备扩产项目、物联网移动通信模块及产业化平台建设项目、5G通信模块及产业化平台建设项目、九联科技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九联科技发行新股的发行费用总额为5,359.72万元(相关费用均为不含税金额),其中,保荐与承销费用为3,500.00万元。
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跟投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数量的5.00%,即5,000,000股,认购金额为1,995.00万元。
九联科技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1.25亿元。
九联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71亿元,同比下降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2022年同期为6040.1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93亿元,2022年同期为6134.8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亿元,2022年同期为-2291.63万元。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