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创汽车再次陷入经营风波。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合创汽车近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其上海分公司员工已全面裁撤,且被裁员工的赔偿金发放出现了拖延现象。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N+1”赔偿金至今仍未到账,引发了不少前员工的不满。
“合创汽车上海这边已经没有人了,全部走完了。广州总部还有些基本部门,员工也很少了。”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仅如此,有消息指出,在经历7月的大规模裁员之后,合创汽车广州总部的员工数量已锐减至约50人,以维持公司基础运营。目前,所有在职员工都将迁至广州市南沙区的新办公地点,公司可能进行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联系合创汽车总部,但截至发稿,对方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天眼查显示,今年9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合创汽车上海分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
被冻结股权数额超2.04亿元
实际上,今年以来,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竞争再度升级,合创汽车经营状况难言乐观。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7月至9月期间,合创汽车公示了18条股权冻结信息,被冻结股权数额合计超2.04亿元。2024年,合创汽车作为被告的案件新增百余起,26.2%的涉案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
市场销量惨淡,被视为合创汽车身陷困境的主要原因。2020年4月,“HYCAN合创”品牌的首款纯电SUV HYCAN 007上市,但当年销量不足千辆,与此前定下的5000至10000辆的年销量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截至目前,合创汽车已累计发布4款产品,分别是中型纯电SUV合创007、紧凑级纯电SUV Z03、中型纯电轿车A06、纯电MPV车型V09,产品覆盖13万~44万元价格带。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合创汽车的销量均不足2万辆。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0月,合创汽车销量低于110辆,同比下降82.37%;今年1~10月,合创汽车累计销量低于4388辆,同比下降83.32%。
据界面新闻报道称,为了提升销量,合创汽车在去年曾宣布,体系内员工年内需销售一辆合创汽车的规定;今年3月,合创汽车再被曝出要求公司全体员工卖车,发布“驻点帮扶计划”,要求员工到各经销商门店协助销售工作,并详细制定了激励和惩罚机制。同时,合创汽车大股东广东珠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要求旗下三大房地产集团实施代销汽车计划,进行“房车双售”。
随着销量问题愈发严重,合创汽车管理层也出现了震荡。今年2月,合创汽车联席总裁杜兰离职。另有认证为“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的用户在求职招聘软件上表示,除杜兰外,合创汽车营销总监、销售副总经理、销售副总裁等管理层也于2023年年底接连离职。
据了解,2018~2021年,合创汽车从核心人才到中层人士,进行分批次员工持股计划,跟投人员50余人,累计金额超1亿元。但由于合创汽车目前的资金问题,暂无法退还员工持股计划的跟投款。对此,合创汽车方面并未对上述信息做出回应。
资金不充分,股东变更频繁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对造车的投入有这样的论断:“没个200亿(元)就不要来造车。”由此可见,资金对新造车企业而言十分重要。
天眼查显示,合创汽车注册资本55.23亿元。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这样的资金体量并不算雄厚。作为对比,小鹏汽车注册资本为400亿元,蔚来汽车注册资本为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小米汽车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从2018年成立至今,除天使轮之外,合创汽车共历经三次融资,总金额约36亿元,股东方也经历多次“摇摆”和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合创汽车的前身为广汽蔚来,该公司最早在2018年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蔚来基金、蔚来汽车以及创始团队合资成立。彼时,广汽和蔚来分别持股45%,创始团队持股10%。
2021年1月,广汽蔚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方案,共计增资约24.05亿元。这是广汽蔚来自天使轮后的首次大额融资,一度被业内视为广汽蔚来的“救命钱”。其中,广汽埃安增资约4.82亿元,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投智能)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约19.23亿元,成为广汽蔚来第一大股东。随后,广汽和蔚来的部分高管相继退出董事席位。2021年5月,广汽蔚来正式更名为合创汽车,由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总裁李志红继任法定代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珠投智能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合生创展集团创始人朱孟依长子朱一航,他是珠江商贸集团董事长、EDG创始人。珠江商贸集团、合生创展集团的主营业务均包含房地产,彼时也被视为又一家地产商跨界造车。
2022年8月,合创汽车进行股东变更,蔚来汽车退股,耀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入股。同年10月,合创汽车注册资本新增6亿元。
2023年2月,合创汽车再次获得股东输血,广汽集团、广汽埃安按持股比例4.46%和20.54%,分别向合创汽车增资1.07亿元和4.93亿元。
目前,合创汽车前两大股东为珠投智能、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前者占股超68%,后者占股约20.54%。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车企在智电领域研发投入巨大,“价格战”持续,市场营销成本也随之增加,多方压力之下,不少新能源车企相继陷入困境。除了合创汽车,威马汽车、高合汽车等新势力品牌也已陷入困境或“爆雷”,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正在加速。
记者|孙桐桐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