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络营销

本拉登简介(与第5位妻子同床,死前大喊:不要开灯)(本拉登 - 百度)

2024-10-18 11:0018

2001年9月11日,两架客机径直地撞向了美国纽约世贸大楼,“轰隆”两声巨响,整个世界都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

然而,作为这起震动全球的恐怖袭击幕后的策划者,本·拉登又是如何躲过了美国为期十年的追杀?他发动袭击的目的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又说了些什么呢?

本·拉登

年轻的理想主义者

1957年3月10日,本·拉登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商人家庭。

据说,他的家族与沙特皇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的家庭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当地十分富裕。

在整个家族52个孩子之中,本·拉登排行第十七。

虽然在整个家族当中,自己的存在并不显眼,但是在学习的道路上,本·拉登却是十分争气的。

在他6岁那一年,本·拉登被家人送到了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去读书。

在这里,他接受到了阿拉伯式的精英教育,但也让他接触到了极端的民族宗教主义思想。

在那个时期,大多数阿拉伯人都伊斯兰教。而本·拉登则对其中的一个分支教派“逊尼派瓦哈比支派”十分推崇。

图片来自网络

其教义中由复古主义思想而提出的宗教复兴的主张,十分符合本·拉登的口味。

从此以后,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个宗教理想主义的种子。

在吉达完成了自己的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后,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KAU大学,读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专业。

在大学期间,本·拉登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包括柔道、足球、戏剧、骑马,只要是能够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的,他都会前去尝试一番。

除此之外,本·拉登还十分热衷于看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的动作片,他百看不厌,其中特别喜欢李小龙的影片。

正是在大学期间的这些学术和爱好,让本·拉登在丰富头脑的同时,也聚集了一帮与他理念相同的“同志”。

年轻时候的拉登

到了大学毕业之后,在家族的安排之下,本·拉登进入到了自己的家族企业之中,担任行政管理工作。

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本·拉登当过集团的管理层还有高级工程师,凭借着石油贸易和建筑业生意,这让他一度拥有了十几家公司,资产一度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在旁人眼中,这妥妥就是一个富二代成才以后,继续发家致富的故事。

然而,本·拉登似乎并不想沿着这条平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他还没有忘记自己心中埋藏着的理想。

作为一个年轻的穆斯林理想主义者,在家族企业之中干着这些为资本主义而服务的事情,让本·拉登感觉十分厌恶。

于是,他决心辞去在公司之中的职位,从自己的家族之中脱离出去,从此走上一条更加“伟大”的道路。

本拉登

恐怖主义的领导者

1979年,苏联悍然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至此以后,开启了在中东地区为期十年的战争动乱。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整个中东地区开始形成了一股狂热的民族主义苗头。

在苏联入侵到阿富汗的边境时,政治场上的激进分子,联合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反对苏联入侵的浪潮。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拉登意识到,完成自己理想的机会到来了。

拉登集团

于是,他连忙着急了当初结识的一众理念相同的好友,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宗教团体。

然后从沙特千里迢迢地奔赴阿富汗,开始对前线的战事进行支援。

“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

在《古兰经》教义的号召之下,阿拉伯世界的万千热血青年,浩浩荡荡地奔赴战场,虽然面临战争的残酷,但是宗教的信念却让他们并不畏惧死亡。

一时之间,整个战场之上,充满了血腥残忍的场面,而这些来自于阿拉伯世界各个角落的青年们,也出现了大批伤亡的情况。

圣战徒

相比于那些只会将肉身和热血来当做“投名状”的圣战殉道者们,受过高等教育的拉登,要显得聪明许多。

来到了阿富汗以后,拉登带着他的团体,在当地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之后迅速组建了一个名叫“服务营”的组织。

这个组织,并非是参与前线的战斗,而是治疗和帮助受到战争波及的阿富汗难民和在战争中负伤的士兵。

这一系列操作,帮助了当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使得他们对于拉登充满了信任。

不久之后,拉登就在阿富汗,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和声望。

眼看时机已到,拉登又开始转变思路,把“服务营”的人开始武装起来,组建成为一支游击队,前往阿富汗西部的深山之中,对苏联军队发动突袭。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次,在面临着数倍的苏军,拉登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设计了一套十分巧妙的伏击战术,在苏联军队行驶到半坡的时候,突然带领游击队从旁边杀出来,打得苏军措手不及。

由于地势狭小,所以苏军一时之间首尾不能相顾,结果被游击队一举击溃。

这一战,不仅让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还为游击队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

消息传出以后,“圣战徒们”都十分惊叹。这让拉登在整个伊斯兰世界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也让更多的极端主义分子,开始加入到拉登的阵营当中来。

1988年,眼看集团势力越来越大,能征善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拉登的牵头之下,“服务营”正式更名为“基地”组织。

这个名字,也将随着一次恐怖袭击,流传到了全世界民众的耳朵里。

本拉登(中)

与美国之间的恩怨纠缠

说起拉登与美国之间的恩怨,其实可以一直追溯到“基地”组织成立之前。

由于阿富汗战争爆发的时候正是冷战最后阶段,所以,为了阻止苏联达到既定的战略目的,美国曾偷偷给伊斯兰世界输送过大量的军事装备和战争指导。

其中,拉登也曾是获益者之一。

在1985年到1988年期间,美国的情报部门曾多次向本拉登提供军事装备。

其中包括反坦克地雷、火箭筒、突击步枪等一系列针对苏联装甲部队的武器。

除此之外,美国还派遣了一些军事教官,专门来为拉登集团之中的极端分子进行军事训练,想要将他们打造成为一支精通于刺杀、袭击、制造爆炸等所有能给苏军带来麻烦的恐怖组织。

本拉登

然而,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他们“作茧自缚”,交给本拉登的这一套,被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虽然刚开始,本拉登集团确实利用美军所教授的这些东西让苏联军队吃了大亏。

但是,在1988年,阿富汗战争结束以后,本拉登很快就调转枪头,将武器指向了美国人。

美国人本以为这些拉登与其他的狂热分子一样,眼中只有对敌人的憎恶,和对宗教的极端信仰。

可没有想到,拉登对政治那一套也十分精通。

拉登想要在伊斯兰世界打造一个统一的“共和国”,但是,多年与资本打交道的他,十分清楚,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大的障碍并非是苏联,而是西方国家。

本拉登

由此一来,双方的立场就发生了猛烈地调转。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以后,拉登向沙特王室提出了启用“基地”组织来保护国家的建议。在苦苦等了数天之后,拉登等到的却是沙特王室的一口回绝。

之后,更让拉登气愤的是,沙特竟然同意了让美军驻守在此地。

这让拉登对“西方的霸权主义”理解得更为深刻了。

而且,他认为,沙特王室的这种行为是“引狼入室”,不但欺骗了自己,还违背了伊斯兰教的教义。

于是,拉登给沙特王室写了一封表达自己内心愤怒的“愤怒信”,并公开谴责沙特政府。

恰逢这个时候,拉登又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阿富汗当地的政权集团“塔利班”。双方“情投意合”,迅速联结在了一起。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基地”组织就与“塔利班”联合发动了数次针对沙特政府和美军基地的袭击。

遭受袭击后的美军

而在这几次袭击当中,拉登使用的,都是曾经美军亲自传授给自己的“技术”。

这让美国彻底尝到了“养虎为患”的滋味。

1994年,本拉登被沙特政府列为恐怖分子,随后将其驱逐出境,从此以后,拉登就在外面过起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在苏丹和也门流亡了两年之后,拉登再次来到了阿富汗,并决心在此地,实现自己复兴“阿拉伯帝国”那样的梦想。

1994年到1999年期间的五年时间,“基地”组织在利雅得美军基地制造了10多起的恐怖袭击事件。

除了使驻守在当地的美军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以外,还造成了大量的无辜平民死亡。

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

1998年,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美国大使馆发生了爆炸,不久之后,坦桑尼亚的美国大使馆也遭受到了相同的事件。

这两起事件造成了200多人死亡,其中有一大半都是美国人。

在第二起爆炸事件发生以后,身着一身迷彩服、背着冲锋枪的拉登在互联网上公然宣布基地组织对这两起事件负责,并声称他们发起了“圣战”。

而之后,美军也随即对拉登以及“基地”组织展开了猛烈地报复。

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之间发展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2001年9月11日,两架客机,径直地撞向了纽约世贸大楼。一时之间,火光四起,尘土飞扬,伴随着尖叫声和哭喊声,整个美国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这起事件一共造成了3025人遇难或失踪。

9.11事件

虽然之后拉登否认了此事与他有关,但是美国情报部门却声称手中掌握了确凿证据,所有证据都表明,这起震动全球的恐怖袭击是基地组织所为。

于是,在之后的十年里,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对拉登进行搜索和“斩首”行动。

拉登临死前的现场

由于美军实力十分强大,所以一直在阿富汗充当拉登保护伞的“塔利班”很快就被赶走。

这样一来,拉登就只能到处逃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找一个新的藏匿地点。

这种频繁的逃亡,自然也伴随着无法预知的危险。

2005年的时候,在一次逃亡的路上,拉登不小心被当地的一个指挥官发现。

本来要将其交给美军,结果拉登花费重金,买通了这个指挥官,成功从他手中逃脱了出来。

也正是这次死里逃生,让拉登变得更敏感了。

本拉登

除了在挑选藏匿之所和逃亡路线时更加谨慎之外,他还为自己找了许多“替身”。

有好几次,在美军的突击之下,拉登都是靠着这些替身来帮助自己逃了出去。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在经过了十年的围追堵截之后,拉登总算是被发现了踪迹。

2010年8月份美国CIA等情报人员已经得到消息说本·拉登很可能已经跨过边界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

随后,美军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前往这一地带对其实施追踪。

在经过了半年多的调查之后,美国证实,拉登就藏身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外一所住宅。

美国特种部队

2011年5月1日凌晨一点多钟,冒着狂风暴雨,美国海豹突击队,来到拉登住所之外,控制住外围的守卫,随后让其敲响了屋门。

在拉登的一生当中,一共娶了五名妻子。

其中,最受拉登宠爱的,就是最年轻的“阿迈勒”。

这位来自也门的小姑娘,据说是因为同样崇尚极端宗教信仰的父家,想要与拉登拉近关系,才将女儿许配给他。

在拉登东躲西藏的那几年,陪伴他的,一直都是这个阿迈勒。

当天晚上,也正是这个阿迈勒在听到敲门声之后,前去查看情况。

被妻子的动静吵醒的拉登,突然大喊一声:“不要开灯!”。

本拉登

结果却为时已晚,灯光亮起,埋伏在窗外的突击队看到了拉登的位置,随即一拥而上,拿起突击步枪,朝着他连打数十下,将其击毙。

随后,美军又将闻声赶来的拉登之子哈立德,还有身后的一众基地组织成员击毙,彻底将此地的恐怖分子肃清。

而基地组织在拉登死去以后,势力也大不如前,逐渐走向了崩溃的末路。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