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流储备分数技术疗效获证实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张晓)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学术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王建安团队公布了FLAVOUR Ⅱ研究的成果。该研究聚焦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对比了基于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Ang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张晓)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学术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王建安团队公布了FLAVOUR Ⅱ研究的成果。该研究聚焦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对比了基于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Angio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血管内超声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证实无创血流储备分数技术疗效不输血管内超声。该研究同步发表于《柳叶刀》。

FLAVOUR Ⅱ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872例血管造影目测狭窄程度≥50%的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组和AngioFFR组。在1年的随访期间,73.9%的患者接受了AngioFFR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3.1%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结果显示,AngioFFR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的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不劣于血管内超声组,非劣效P值=0.022。

此外,FLAVOUR Ⅱ研究中,AngioFFR组的支架植入比例较血管内超声组减少了约10%,支架长度和数量也显著低于血管内超声组。在手术优化方面,AngioFFR组的优化率显著高于血管内超声组,但是结果受优化标准定义的影响较大。安全性方面,AngioFFR组和血管内超声组之间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表明两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导的策略在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FLAVOURⅡ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非复杂冠心病患者中,基于血管造影的AngioFFR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在临床结局上不劣于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且具有减少支架植入的优势。该发现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无创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决策和优化工具,也为未来心血管介入治疗指南的更新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

在FLAVOUR 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继续开展了FLAVOUR Ⅲ研究,目前已经纳入近400例患者。FLAVOUR Ⅲ研究将进一步探索AngioFFR和血管内超声联合使用的可能性,旨在回答联合使用这两种技术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关论文信息:

10.1016/S0140-6736(25)00504-5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