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刷新世界纪录,我国在柔性钙钛矿 / CIGS 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内容摘要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消息,旗下硅基太阳能及宽禁带半导体团队在叶继春研究员的带领下,在前期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研究的基础上,在高效钙钛矿 / 铜铟镓硒(CIGS)叠层电池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团队在

联系电话:400-962-3929

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消息,旗下硅基太阳能及宽禁带半导体团队在叶继春研究员的带领下,在前期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研究的基础上,在高效钙钛矿 / 铜铟镓硒(CIGS)叠层电池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该团队在 1.09 平方厘米器件上实现了 23.8% 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刷新该类型电池的世界纪录。相关成果于 4 月 18 日发表在《自然・能源》上。

柔性钙钛矿 / CIGS 叠层太阳电池因其兼具钙钛矿优异的光电性能和 CIGS 出色的机械柔韧性,在轻质柔性化光伏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该体系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粗糙的 CIGS 底电池表面会导致钙钛矿活性层难以实现均匀覆盖,同时传统自组装单分子(SAMs)空穴传输材料易发生团簇和界面脱附现象,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叠层器件(尤其是大面积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因此,开发适用于粗糙表面的钙钛矿顶电池均匀生长技术,成为实现高效稳定柔性钙钛矿 / CIGS 叠层电池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

团队开发了一种反溶剂种子层策略,解耦 SAMs 吸附与溶解过程,并同步整合钙钛矿晶种诱导生长。其中在溶解过程中,高极性溶剂可抑制 SAMs 中团簇,在吸附过程中,低极性反溶剂可为 SAMs 吸附提供良好的热力学环境。

通过引入预混晶种层,可提升钙钛矿的润湿性、结晶质量和界面粘附力。最终实现了 1 cm2 认证效率为 23.8% 的柔性钙钛矿 / CIGS 叠层太阳电池,在连续工作 320 小时后仍保持 90% 以上初始性能,并可在 1 厘米弯曲半径下耐受 3000 次弯折循环。

▲ 柔性钙钛矿 / CIGS 叠层太阳电池的示意图

IT之家附论文链接:

articles/s41560-025-01760-6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