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合龙有“绝技”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4月17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汊航道桥最后一道焊缝焊接完成,标志着大桥顺利合龙。该工程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大桥局”)与中交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4月17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汊航道桥最后一道焊缝焊接完成,标志着大桥顺利合龙。该工程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大桥局”)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

    作为巢马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起自马鞍山市和县,经江心洲中段,到达当涂县。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下层为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另外两线为预留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通航桥共有三塔两跨,钢梁架设遵循先边跨后主跨的施工顺序,即边跨钢梁顶推到位后,由南北两塔向中跨单悬臂架设,中塔同时向两侧进行双悬臂架设。本次主跨合龙为中塔两侧两个合龙口同步合龙。

    中塔主梁双悬臂长度居世界之首。“由于合龙口两侧双悬臂、单悬臂长度不对称,且两个主跨合龙线形相互影响,加上结构温差、荷载、环境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钢桁梁变得极为‘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变形,这给合龙带来巨大挑战。”中铁大桥局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副总工曹士运介绍。

    为打造世界级精品桥梁,建设单位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协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等参建单位对合龙方案进行科学论证、验证,联合专业科研队伍开展风洞试验,比选后采用两主跨多合龙口无应力同步精确合龙方案,有效解决大跨度、大高差、高精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中铁大桥局深化数字模型建构与施工协同,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技术,为大桥打造“智慧大脑”。依托这个“智慧大脑”,项目部实现了制梁、运梁、架梁全流程实时监测、可视化管理与精准控制。

    在“智慧大脑”的帮助下,施工人员能远程分析施工现场的数据,借助可视化技术预判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正确调整措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曹士运介绍,项目部还首创智能感知分析+数模双驱动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快速完成合龙状态评估与方案优化,极大地提升了复杂环境下项目团队对多合龙口的精确控制能力,让合龙施工更高效、更精准。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长悬臂带来的抗风稳定问题堪称“拦路虎”。哪怕是一丝轻微扰动,都可能成为施工中的威胁。为攻克这一难题,建设团队大胆创新,首创刚柔组合体系,保证双悬臂架设过程中的抗风安全,并同步研发基于图像法的索面索力实时动态识别技术,确保钢梁悬臂架设的安全可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