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国家图书馆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工作。
4月23日恰逢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图书推荐活动。经过馆员审读与专家评审,精选出过去两年我国出版的知识产权优秀著作,通过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推荐书单与内容提要,借助全民阅读的创新形式,帮助读者便捷获取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最新学术成果。
4月25日,国家图书馆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出由南京大学博士肖艺能主讲的知识产权普法课程《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版权问题及其应对》。该课程以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脉络与运行机理为理论基础,结合当前AIGC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现状,通过典型司法案例的深度剖析,系统阐释了AIGC作品的权属认定、AI署名权法律属性及侵权判定标准等前沿议题。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国家图书馆“国图讲坛”特邀南京大学全球知识产权研究院创始院长邵科作题为“全球知识产权博弈中的中国文明竞争力”的专题讲座。讲座深入剖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治理领域产生制度性冲突根源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有效解决冲突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基于“中国文明理念”构建平等、多元的知识产权国际法律新秩序的主张。
国家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公共图书馆领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枢纽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图书馆始终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传播优势,持续为创新创业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构建便民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矩阵,有效推动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侯伟)
(编辑:刘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