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AI应用,自闭症人群开始有可能真正“读懂他人”

内容摘要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困惑和尴尬,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是日常。伴随AI技术的发展,AI应用正逐渐成为自闭人群理解社交“潜规则”的新助手。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目前美国已有逾500万成年人被确诊为自闭症,该人群普遍在解读暗示性言语、开展非言语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困惑和尴尬,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是日常。伴随AI技术的发展,AI应用正逐渐成为自闭人群理解社交“潜规则”的新助手。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目前美国已有逾500万成年人被确诊为自闭症,该人群普遍在解读暗示性言语、开展非言语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患有自闭症的34岁加拿大教师Theron Pierce在被突然裁员后,通过名为Autistic Translator的AI应用,首次真正理解了自己在职场上存在的问题。在输入个人遭遇后,AI以简明要点解释,Pierce频繁寻求反馈的举动会被误解为“不胜任”,让Pierce直言“醍醐灌顶”。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副教授Lawrence Fung指出,这类AI工具“有潜力提升自闭症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深度解析用户描述的情境,以及冷静和条理化的输出,AI辅助工具更容易让自闭症人群理解复杂的社交反馈,比如更准确的捕捉他人意图、厘清社交互动中的隐含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Autistic Translator还会在使用说明中提示,AI回答仅供参考,涉及暴力、药物、医疗建议等敏感问题,系统会自动引导用户回归一般性的沟通话题,避免误导。

Autistic Translator的创始人Michael Daniel本人也患有自闭症与多动症(ADHD)。经历失业后,他在澳大利亚自家客厅开发了这一工具。借助OpenAI的模型,他将Autistic Translator打造为一款即时反馈、自定义程度高的AI应用,目前用户数已突破3000人。其还推出拓展版NeuroTranslator,服务对象已扩展至ADHD群体。

与人际交流不同,AI不会因重复提问而感到疲惫或厌烦。另一款名为Goblin Tools的AI工具也声称能够协助神经多样性群体更好理解和组织信息,其创始人Bram De Buyser指出:“AI不会疲倦和挫败,也不会因为问题奇怪而评判用户,这种特性对于需要反复确认社交规则的自闭症患者而言尤其重要。”

然而,相关应用体验也呈现分化情况。加州一位患有自闭症和多动症的Phillip Lee在连续测试Autistic Translator后,最终还是决定向亲友求助。其认为,AI仅能提供部分认知辅助,但无法完全涵盖复杂的人际交往场景。对于更模糊、深度涉及个人经历的问题,AI的回答易变得模糊空泛,有时甚至因为问题过于复杂而无法生成回应。他表示,“自闭症体验是极其个体化的,无法一刀切,需要更多时间与耐心。”

专家们普遍提醒,AI并非万能钥匙。UCLA临床教授Elizabeth Laugeson指出,自闭症人群确实倾向以规则思维处理信息,AI能一定程度上验证他们的理解。但若过度依赖AI,反而可能抑制个体的个性化成长,“真正的独立需要自主面对复杂模糊的现实,而非只靠标准化反馈。”

尽管AI无法替代真实的人际关系,但如果使用得当,其作为阶段性的支撑而非终极解决方案,仍旧能够成为自闭症群体迈向读懂他人、理解世界的“踏脚石”。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