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 Lake酷睿 Ultra 200S处理器细节曝光:英特尔贡献22nm基板

内容摘要5 月 6 日消息,芯片行业分析师 Andreas Schilling 昨天放出了一组关于英特尔 Arrow Lake 处理器的晶圆透视图,揭示了酷睿 Ultra 200S处理器各模块及的 Tile 内部核心的完整布局。如图所示,作为英特尔

联系电话:400-962-3929

5 月 6 日消息,芯片行业分析师 Andreas Schilling 昨天放出了一组关于英特尔 Arrow Lake 处理器的晶圆透视图,揭示了酷睿 Ultra 200S处理器各模块及的 Tile 内部核心的完整布局。

如图所示,作为英特尔首款完全依赖台积电制造工艺(除基板外)的高性能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 采用了复杂的 Chiplet 多芯片封装技术。

IT之家汇总核心模块配置:

Compute Tile 计算模块:台积电 N3B 制程,面积 117.241 平方毫米I/O Tile 输入输出模块:台积电 N6 制程,面积 24.475 平方毫米SoC Tile 系统单元模块:台积电 N6 制程,面积 86.648 平方毫米GPU Tile 核显模块:集成 4 个 Xe 核心及 Arc Alchemist 渲染单元

所有模块之下的基板(base Tile 中介层)基于英特尔自家 22nm FinFET工艺制造,面积 302.994 平方毫米。这意味着,Arrow Lake 是英特尔首个除基板外完全由竞争对手制造的产品。

从图中可以看到,其 8 个性能核(P-core)分布在芯片边缘与中心区域,16 个能效核(E-core)以四集群形式穿插其间,挂在中央的 Ring Agent 环形总线上,旨在降低热密度。

每个 P 核均配置了 3MB 的 L3 高速缓存(总共 36MB),而每个 E 核集群配备 3MB 的 L2 缓存,其中 1.5MB 由两个核心直接共享,通过互连网络将两个 L2 缓存集群(及其关联的核心)桥接在一起。

英特尔此次对 Arrow Lake 缓存进行最大的一项升级就是首次将 E 核集群接入 P 核共享的 L3 缓存,从而有效地为 E 核提供了 L3 缓存。

功能模块分解:

I/O 模块:集成雷电 4 控制器 / 显示 PHY、PCIe Express 缓冲器 / PHY 和 TBT4 PHYSoC 模块:包含显示引擎、媒体引擎、更多 PCIe PHY、缓冲器和 DDR5 内存控制器GPU 模块:包含四个 Xe GPU 内核和一个 Xe LPG(Arc Alchemist)渲染处理单元

Arrow Lake 是英特尔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架构之一,也是该公司首次将 Chiplet 芯粒设计引入台式机桌面市场。

尽管采用全新设计,但 Arrow Lake 系列酷睿 Ultra 200S 桌面处理器并未达到用户预期,甚至在游戏性能测试中落后14 代酷睿处理器(如 i9-14900K),主要瓶颈可能源于其模块间延迟问题,目前英特尔正试图通过固件更新解决这一问题。

【来源:IT之家】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