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管局四日三次注资维稳港元

内容摘要文|焦建编辑|苏琦5月6日晨,因港元汇率(下称“港汇”)兑每美元长时间触及7.75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中国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在美股收市后,再接78.12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605.43亿港元。这已是4日内金管局的第三

文|焦建

编辑|苏琦

5月6日晨,因港元汇率(下称“港汇”)兑每美元长时间触及7.75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中国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在美股收市后,再接78.12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605.43亿港元。

这已是4日内金管局的第三次出手,且再次创下单次注资纪录:5月3日,随着港汇持续走强并触发7.75兑每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入市承接60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入465.39亿港元资金,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金管局首次启动接钱周期;5月5日,金管局再次入市承接12.3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95.32亿元。

三次注资数额相加,金管局近日已累计向市场注入1166.14亿港元。至5月7日,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增至1613.84亿港元。该总结余是港元货币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虽规模在港元货币基础中占比不高,但波动最为明显,是体现金管局调控港汇的重要观察窗口。

分析其作用原理:当港元因种种原因出现短缺或曰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会从银行“购买”美元,转换后的港币计入持牌银行结算户口,从而增加总结余。此举即称金管局“注资”,反之则为“抽资”。

受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皆为假日因素影响,金管局近日的后两次注资,被认为主要与美元弱势导致的亚洲区内货币普遍走强有关。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国外制作的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一系列相关因素导致市场普遍担心,美汇指数再度失守100水平。美元弱势之下,亚洲货币走强。除外部资金避险等因素导致的资金需求上涨,美元减息使两种货币间的息差收窄,被认为也会使得港元汇率走强。

美国高盛分析师近日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美国需减息抗衰退风险的同时,亚洲出口商若继续持有美元存款的风险自然增加,故人民币、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的价格很可能会上升(因出口商有较大动力沽出手头美元)。

5月5日,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44.11,升幅近0.6%;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涨1%,创2024年10月以来的新高;韩元、泰铢兑美元的汇率涨幅均超过1%。

整体而言,按照5月4日金管局发言人的分析:近期港元偏强主要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增加,以及多只区内货币兑美元升值,带动港汇走强所致。

前一个原因近日受到多方关注:在港股市场内,近日的多重因素均使得其对港元需求增加,包括港股进入派息周期(上市公司前置派息)、“北水”通过中资行购入港股后相关机构需要买入港元进行结算,以及港股近期开始进入首次公开募股密集期、中长期则有在美上市中概股增加在港第二上市等。

例如,中国内地电池制造企业宁德时代被预计将于二季度在中国香港集资约50亿美元(约388亿港元),被普遍认为会令今年的市场情绪持续改善。港元上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是在2020年底,主因之一也被认为是内地某大型企业在港招股。

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一个新情况,是按照往年经验,上市企业为迎接6月至8月的派息旺季会增加对港元需求,因此港元在每年二季度会有走强趋势。但随着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将今年的派息提前安排在5月至6月,其他上市企业派息高峰期也可能由7月和8月提前。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港元升值期间,强势港元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而这也会间接支持中国香港股票市场。今年的情况较为特殊,市场已在普遍关注这波资金潮涌港,是否能打破当地“五穷月(资金短缺)”导致市场交投不振的惯例。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焦健/摄

版面编辑 | 杨明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