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逼近10亿大关,曾经高歌猛进的电商行业,不得不直面流量红利见顶的现实。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电商行业月活用户增速首次跌破5%,这一数字较十年前的50%增速,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以往,电商行业的竞争,都是靠低价补贴、流量投放驱动增长的模式。而如今,流量红利消退、用户增长乏力、获客成本攀升成为了整个行业痛点,原有的增长模式也变得难以为继。而在这场增长瓶颈面前,电商行业也迎来一场全新的蜕变。
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纷纷调转方向,将战略重心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用服务升级与体验优化,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从各平台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中,就已经透露出了明显的转型信号。
像京东发布的Q1财报中,一季度集团营收高达3011亿,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营收增速新高。但除了营收增长,还重点提到了一组数据:“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
阿里同样如此,最新季度的财报中,除了提到了常规的营收增长。还重点提到,通过对用户增长和体验的持续投入,新买家数量也实现强劲增长。具体来看,“88VIP会员超5000万。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
除了阿里和京东,还有特卖电商唯品会,体量上虽比不过阿里和京东,但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同样表现出了较高的用户粘性:最新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这部分用户贡献了线上销售的51%。
而这些数据背后,是平台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对服务体验的重金投入。从去年阿里与京东“破冰”,打通支付方式与物流,到今年618,淘天实行“官方立减”,京东整合玩法,以及唯品会这么多年来始终坚持“1件立减”和退换货上门服务,本质上都是在以“人”为核心,提升用户体验。
如今,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电商行业的竞争已经从“规模为王”转向“体验至上”。平台们用真金白银的投入,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的标准,用精细化的服务,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这场服务与体验的革命,不仅是电商平台应对增长困境的突围之道,更是行业回归商业本质的必然选择。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