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 伟  赵 星    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48个涡虫片段样本。科学家利用它们在太空进行了为期6天的空间再生实验,在太空微重力和辐射环境下,探索人类细胞再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 伟  赵 星

    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48个涡虫片段样本。科学家利用它们在太空进行了为期6天的空间再生实验,在太空微重力和辐射环境下,探索人类细胞再生、抗衰老等问题的终极密码。

    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这群涡虫。神奇的是即便涡虫被切成两段,每一段也能在短时间内重生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因此它也被称做“生物界孙悟空”。科研人员介绍,涡虫空间再生实验为国内首次开展,旨在通过研究空间复合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发生及生理形态的影响,探寻影响细胞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助力解决人类空间损伤和修复等健康问题。

    “涡虫是一种拥有极强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具有原始的三胚层和两侧对称等生物演化的过渡性特征。”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授曹忠红介绍,“涡虫的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断成好几段,每一段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甚至发育出有功能的大脑,最终成为一只完整的涡虫,而且这种再生过程可以无限进行下去。”这使得涡虫成为人们研究再生、抗衰老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模型生物,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

    除了卓越的再生能力,涡虫还有独特的耐饥饿能力。

    “涡虫在实验室环境下能养到15毫米。要是几个月不喂食,它会缩小到两三毫米,还会消化掉生殖系统等器官组织,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曹忠红说,一旦有食物补充,涡虫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便能迅速恢复功能。

    那么,什么样的涡虫才有资格“上天”呢?曹忠红介绍,能“上天”的涡虫需要达到严格的标准:外观有双眼点,体长在8毫米至10毫米之间,健康又活泼。参与实验的每条涡虫都被切分为头部、中段、尾部。最终优中选优,遴选了48个片段样本搭乘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天”。

    为了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科研人员专门为涡虫制作了一个带有芯片的实验盒。入轨之后,由航天员将其装载到生命生态柜的小型生物通用培养模块中启动实验。通过地面指令,实验盒能完成样品图像采集、自动换液和样品固定,并下传数据。

    与此同时,地面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设置了与中国空间站相同的实验环境,同流程开展实验。“我们将通过此次实验分析涡虫在地球条件下的再生和在空间站中的再生有何区别,获得空间复合环境与地面环境涡虫再生过程中关键时段的差异基因图谱。”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授赵博生说,涡虫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70%以上,所以研究涡虫对于克服人类细胞老化、延缓人类衰老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