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驴科技递表港交所,“寄生”超威集团,净利率低至0.5%

内容摘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蓝鲸新闻5月22日讯(记者 徐晓春)即时零售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外卖、快递小哥背后的“供给站”悄然递表港交所。5月19日,山东快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驴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过,快驴科技更像是电池龙头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2日讯(记者 徐晓春)即时零售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外卖、快递小哥背后的“供给站”悄然递表港交所。5月19日,山东快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驴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不过,快驴科技更像是电池龙头超威集团的“外包”销售公司。快驴科技实控人武英杰曾是超威集团“金超威”业务部总经理,后在超威集团老板周明明的支持下自立门户成立快驴科技,并于2019年拿下“金超威”的全国独家代理权,业务上也形成了超威集团生产电池,快驴科技负责销售的模式。

直到2024年,“金超威”仍然直接撑起快驴科技7成以上的收入。并且,即便快驴科技一再尝试搭建自有品牌,减少对“金超威”品牌的依赖,但新兴业务尚未成规模,自有品牌电池也需要依靠超威集团代工生产,快驴科技向超威集团采购额占比甚至超过99%,其中风险不言而喻。高度依赖超威集团的状况下,快驴科技的毛利空间被强势压缩,年入16亿元的快驴科技最终净利不足800万元,净利率仅0.5%。

“寄生”超威集团毛利率低至4%

近来的即时零售大战也有大半个月的时间,除了以大额补贴抢夺消费者之外,外卖配送也是重要的环节。数百万外卖、快递小哥身后,是对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的巨量需求,快驴科技为此而诞生。

招股书显示,快驴科技定位为为轻型电动车用户、大型商业物流配送服务商、城市绿色共享出行用户服务的短距离绿色出行服务平台,公司拥有快驴养车、快驴快修和闪行共享三大服务平台,向客户提供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电池产品、销售充电器、轮胎等短距离轻型电动车的各种零件和配件,以及向当地合作门店提供技术及人员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快驴科技以此取得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3.11亿元、12.23亿元和16.31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快驴科技以超威电池旗下品牌“金超威”的独家代理权打开市场,但其利润空间也受其掣肘。报告期内,快驴科技销售“金超威”品牌铅酸电池取得收入分别约为12.46亿元、10.39亿元和11.51亿元,占公司各期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5.1%、84.9%和70.6%。

面对百亿营收规模的超威集团,快驴科技并没有多少议价能力,超威集团仅让出了“金超威”品牌销售利润的3%给快驴科技。相比之下,报告期内快驴科技自有品牌销售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8.5%、5.6%及6.4%,要远高于“金超威”品牌产品。

近两年,快驴科技不断尝试自有品牌的搭建。2017年,快驴科技推出自有铅酸电池品牌“臻金”。2024年4月,快驴科技又以100万元对价,从超威集团手中收购了两项与“长跑者”品牌相关的商标,扩大自有品牌范围。近两年,快驴科技自有品牌铅酸电池收入快速提升,2024年占比达到28.5%。

不过,除了向超威集团直接采购“金超威”电池产品,快驴科技自有品牌“闪行”、“臻金”及“长跑者”产品也由超威集团进行OEM代工生产。于是,报告期内,快驴科技对超威集团形成了高度的依赖,向超威集团采购金额占各期总采购额的比例达到98.5%、87%和99.2%。

整体来看,快驴科技综合毛利率仍然不高,报告期各期分别为3.5%、3.4%和4.1%。扣除其他费用开支后,报告期内快驴科技净利润分别仅为629.3万元、229.5万元和799.3万元。

事实上,除了购买搭建自有品牌之外,近些年快驴科技也尝试其他方式来拓宽利润空间。

2024年开始,快驴科技布局共享轻型电动车服务,与山西省晋中市、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菏泽市、江苏省盐城市及福建省平潭县等当地合作方共同投放运营共享电动车。招股书显示,快驴科技已投放运营共享轻型电动车约6400辆,日均订单量约1.85万次,日活跃用户约1.37万人。但到2024年,快驴科技共享出行项目收入占比不足0.1%。

此次赴港IPO,快驴科技计划募集资金扩展服务网络,布局海外市场,进一步发展商业物流配送行业客户相关业务。甚至,快驴科技计划发展铅酸电池工厂及镁合金车架工厂,进行上游产业链延伸,从超威集团手中抢夺部分铅酸电池生产利润。

“金超威”独家代理权撑起快驴起步期

快驴科技与超威集团的渊源远不止如此。

2014年4月,快驴科技实控人武英杰跳槽进入超威动力(0951.HK)的子公司浙江超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超威”),担任金超威业务部总经理,主要负责电池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及营运。

彼时,互联网电商风口之下,快递、外卖行业蒸蒸日上,武英杰认为电动两轮及三轮车行业仍然存在着尚未充分开发的下游领域市场机会,尤其是替换电池产品。2014年10月,超威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周明明以个人名义与武英杰共同出资设立快驴科技,作为超威动力体外公司试水新领域。

其中,周明明仅为出资人,武英杰实际掌握着快驴科技的经营管理权。在超威集团的背书支持下,快驴科技开始向超威集团采购用于轻型电动车的铅酸电池产品及锂离子电池产品等。

不过,相比于数百亿规模的电池制造行业,快驴科技试水的下游替换电池领域天花板并不高,加之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冲击,到2019年,周明明集中精力在超威集团,退出快驴科技。武英杰及其好友李阳加、温周萍等则承接了周明明的股权,此后快驴科技完全由武英杰掌控。

截至招股书披露时,武英杰是快驴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目前其直接持有快驴科技13.5%的股份,并且通过控股长兴明远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间接持有快驴科技62.55%的股份。

周明明退出后,超威集团仅负责生产“金超威”铅酸电池,销售经营部分则实现“外包”。2019年,快驴科技拿下“金超威”品牌铅酸电池产品的全国独家总代理,首期战略合作协议期限为五年,目前,快驴科技已经将“金超威”的全国独家总代理权延期到了2034年底。并且,快驴科技还与超威集团约定了优先续约权,即快驴科技在现有协议期限届满后能够再续约五年。

与此同时,2019年,武英杰直接挖来了超威集团的数位高管。目前快驴科技四名执行董事包括武英杰、李党裔、刘龙海及冀国平,四人均有着超威集团“金超威”业务部的工作经验,李党裔曾任职金超威业务部副总经理,刘龙海曾为超威动力区域总监,冀国平则曾担任金超威业务部总经理助理。

上市前夕,在快驴科技2022年底净资产只有2000万的背景下,2023年泰安国资以8000万元参与了快驴科技A轮融资,获得10%的股份,快驴科技估值达到8亿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