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

内容摘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生态环境部5日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报显示,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29.3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

联系电话:400-962-3929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生态环境部5日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报显示,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29.3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比2023年上升1.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9%,比2023年下降0.7个百分点。

2024年,我国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达到29.3微克/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2.7%。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共222个,比2023年增加19个城市。2016年以来,我国PM2.5污染持续改善,平均浓度下降30.2%

公报同时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不够稳固,改善难度加大。国家二级标准为35微克/立方米,超过这一标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湖南、湖北等地。

在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24年,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为90.4%,比2023年上升1个百分点。210个重要湖库中,水质优良湖库数量占比为77.1%,比2023年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太湖水质首次达到III类水平。

长江、黄河、珠江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持续为优。松花江水质首次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保持II类。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优良水质比例为83.7%;劣四类水质比例为8.6%,主要分布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2024年,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土壤重点风险监控点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2024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95,生态质量保持二类,这表明中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

在噪声方面,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5.8%和88.2%。与2023年比,昼间达标率下降0.3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上升1.2个百分点。

公报还提到新污染物治理进展。2024年,生态环境部推动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定纳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预备类,推动将新污染物治理要求纳入环评、监测、执法等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并针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全氟化合物、抗生素等重点领域,印染、涂料等重点行业,启动两批17个省份共计23个新污染物治理试点项目。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