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成中国葡萄酒产业新趋势

内容摘要  银川6月12日电 题:“智慧化”成中国葡萄酒产业新趋势记者 杨迪6月9日至12日,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有着悠久历史的葡萄酒产业,正向数智科技张开怀抱,吸引诸多科创团队及企业投身其中。人形机器人侍酒师

联系电话:400-962-3929

  银川6月12日电 题:“智慧化”成中国葡萄酒产业新趋势

  记者 杨迪

  6月9日至12日,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有着悠久历史的葡萄酒产业,正向数智科技张开怀抱,吸引诸多科创团队及企业投身其中。

人形机器人侍酒师格外“吸睛”。记者 杨迪 摄

  在博览会期间举行的“葡萄酒产业专家宁夏行”活动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延琳团队发布最新成果——中国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成功培训并实现产业化量产,破解了中国葡萄酒酵母依赖进口的难题,有效减少高昂的进口成本。目前,该酵母已酿造500余吨干白葡萄酒并出口东欧国家。

  在以“精耕细作·智创未来”为主题的葡萄酒领域“五新”科技成果展专区,58家企业、部门携190项创新成果亮相。免埋土酿酒葡萄新品种、智慧酒桶、人形机器人侍酒师……从新品种到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葡萄酒全产业链兴起“科技风”,“降本增效”是主要原因之一。

  展区现场,“会呼吸”的风土陈酿炻罐格外“吸睛”,其可让酒液与外界空气适度接触,使酒香更浓郁。研发该炻罐的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可大幅降低陈酿成本,每瓶成本仅为0.5元人民币,约为橡木桶陈酿成本的二十分之一。

  在科技“加持”下,“因地制宜”的定制化科创产品愈受青睐。针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多坡地、多石头,普通机械难以适应的问题,一家企业开发出了葡萄园全功能智能机器人,可在复杂路况实现自动驾驶,完成自主除草、智能修剪、精准施肥等作业,目前已在宁夏多个酒庄的葡萄园应用。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海波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贯穿葡萄酒产业的整个环节,“无论是在品种选育、生产加工,还是消费需求预测领域,人工智能可实现高效化、精准化、定向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表示,智慧化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崛起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动建设智慧葡萄园,实现品牌数字化和智慧化,加快发展智能化网络销售,进一步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完)

【编辑:胡寒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