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提起王羲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那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以及他在我国历史上书法的成就。而除了他的书法作品以外,王羲之还真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
王羲之是王旷的第二个儿子,他年幼时沉默寡言,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及长,有才辩识见,逐渐成了一个知识渊博、能言善辩、正直敢言、风流倜傥的青年。由于王羲之少有美誉,他一入仕便作了秘书郎,又迁为征西将军庚亮的参军、长史。庾亮临终时极力推荐,朝廷公卿大臣们也多喜爱他的才器,多次征召委以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
但是,王羲之都极力推辞,后来,他要求到风景幽美的宣城去做太守,没被允许,改授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世称其为”王右军”。
当时,东晋两个手握重兵的权要人物殷浩和桓温不和,互相争权夺势,王羲之写信给殷浩,劝他以国事为重,与桓温言归于好。
然而,殷浩冒进北伐,王羲之审时度势,断定他不会成功,只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便致书极力劝阻。殷浩不听,果然失败。殷氏图谋再度北进,羲之又一次直切劝诚,殷氏一意孤行,竟以更惨的失败告终。
王羲之在任职期间,江东发生大灾荒,他自行决定开仓赈贷,以解救人民的危难,从而减轻了人民的一些负担。
针对当时吏治腐败,他上书给东晋当权者,指陈时弊,尤为切至,希望朝中大臣们能引咎自责,有所改革,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然而,国是日非,绝非王羲之只身独力所能挽回,他的一腔热血毕竟温暖不了冷酷的现实。
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耻居其下,便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作官,决然辞职。从此,王羲之便日日和许询、支遁等著名的士人游山玩水,弋钓为乐。
王羲之是一个虔诚的天师道徒,他笃信老庄哲学,在政治上失意,理想无法实现后, 及时行乐便成了他思想的主流。同时,王羲之受时尚的熏染,又雅好服用”寒石散”一类有毒药物,服药同时还须大量饮酒。当时士人服用这类东西目的在于求强壮与长生,以享受更多的人生之乐,逃避现实。
大量药与酒的毒害损伤了王羲之的健康,东晋升平五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享年五十八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