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年前的七月七日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怎样的?又是由哪些日本军人挑起的呢?本文就此简单梳理一下,与关注抗日战争的你,一起回顾八十四年前的今天,到底究竟发生了什么?
“七七事变”宣传图
1937年7月7日晚上7:30分,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率领该中队在北平卢沟桥以北区域,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进行军事演习,一个名为志村菊次郎的二等兵,因为是新兵的缘故,对周围地形地貌不熟悉,在演习过程中暂时脱离部队而走失。
失踪的二等兵志村菊次郎
由于当天夜晚黑暗,日军第8中队又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因此志村菊次郎未能及时归队,极为敏感的清水节郎于是向第3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报告,有一个名为志村菊次郎的新兵无故失踪了。
对于志村菊次郎的失踪,清水节郎和一木清直始终怀疑与中国当地驻军有关,于是开始借机寻衅滋事,要求进入宛平城内进行搜查,面对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驻守在宛平城内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219团团长吉星文当即拒绝,双方一时剑拔弩张,颇有擦枪走火之势。
第3大队长一木清直
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闻讯赶到现场处置,而宛平县长王冷斋也赶到现场参与协商和谈判,就在中日双方进行交涉之际,牟田口廉也于8日凌晨下令日军炮兵向宛平城内开炮,企图以武力震慑和威胁中方屈服,由此打响了“七七事变”的第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而奋起还击,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牟田口廉也在前线指挥作战
“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河边正三少将正在秦皇岛视察,由于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正患病住院,由其参谋长桥本群少将代理其职,桥本群电令河边正三火速返回北平处置,当河边正三于8日下午赶到丰台镇与牟田口廉也会合后,不但没有阻止牟田口廉也的挑衅行为,反而指挥炮兵联队,再次炮击了宛平城,由此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序幕。
日军占领宛平城
当时日本在中国境内驻屯了3支部队,分别是驻屯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驻屯华北的中国驻屯军和驻屯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其中中国驻屯军在华北地区已经存在了36年之久,这支部队是1900年签订《辛丑条约》的产物,司令部设在天津的海光寺,主要兵力部署在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
中国驻屯军下辖1个步兵旅团和1个炮兵联队,以及战车队、骑兵队、工兵队、通信队、航空队、宪兵队、医院、仓库等一些辅助兵种,额定兵员为5774人(其中含宪兵1157人),战马648头,其中步兵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第1联队驻屯在北平,联队长是牟田口廉也大佐,第2联队驻屯在天津,联队长是萱嵨高大佐。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因病重住院而不能履职,日军大本营在香月清司、小矶国昭、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等人中遴选田代皖一郎的继任者,时任教育总监部本部长香月清司中将最终在众多名将中胜出。
香月清司之所以能被选中出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源于他在两个月前对在华日军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考察,他在向日军大本营提交的考察报告中,提出了要向华北地区增兵的建议:“华北局势相当逼迫,因此对中国驻屯军增强兵力很有必要。虽然也许马上还不能增兵,但是最少希望增强热河方面兵力,以备华北方面使用。”这不能不说香月清司的战略眼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香月清司在地图前
香月清司中将被裕仁天皇钦命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并于1937年7月11日乘飞机前往天津赴任,临行前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嘱咐他以谈判拖延时间,为国内动员和增兵华北地区争取时间。
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而引发飞机机械故障,香月清司的座机不得不在汉城备降,期间与日本驻朝鲜总督南次郎、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和第二十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等人会面,刚刚晋升陆军大将军衔的小矶国昭,力劝香月清司在中国华北问题上,一定要采取强硬措施。
在如何对待中国问题上,日军大本营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派为不扩大派,另一派则是扩大派,双方为此持续争论不休,尤其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为指挥陆军作战的统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参谋次长今井清中将也因病不能履职,由“中国通”多田骏中将接任,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的是石原莞尔少将,而多田骏和石原莞尔都主张战争不可扩大化,对中国只能蚕食而不能鲸吞,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却主张进一步扩大对华战争。
闲院宫载仁亲王在视察
陆军大臣杉山元也极力主张向中国华北增兵,借机扩大对华战争的规模,他强硬反对多田骏、石原莞尔等人的不扩大主张,并向裕仁天皇保证,要在“三个月内彻底解决中国事变”,最终由于扩大派位高权重而占了上风,近卫文磨内阁于7月11日通过了向中国华北增派五个师团的兵力,致使侵华战争进一步走向扩大化。
香月清司抵达天津上任之后,主动与华北军政主官宋哲元将军洽谈,企图签订一个和平协议,施以缓兵之计,为国内陆续向华北增兵争取时间,及至7月19日晚,日军集结在北平和天津地区的兵力,除了中国驻屯军建制之外,还有日本关东军的铃木重康第11独立混成旅团,当时已经开进北平的北郊,隶属于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酒井镐次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也已经由热河开进北平的沙河镇。
日军通过卢沟桥
由川岸文三郎率领日军第二十师团于7月16日从朝鲜乘船出发,并于7月19日在天津大沽口登陆,集结在唐山和山海关一带,向北平以南地区攻击前进,而由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第五师团,于7月26日被日本海军舰船输送到天津塘沽登陆,在昌平以南集结,作为中国驻屯军的战略预备队,安藤三郎率领的第二飞行团也抵达了天津,上述日军总兵力已达6万余人,均隶属于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统辖,并开始在中国华北全面开战,致使北平于7月29日沦陷,天津于7月30日沦陷。
日军占领北平城
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香月清司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也是中国驻屯军最后一任司令官,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大本营于8月31日撤销了中国驻屯军,同时又成立了华北方面军,由寺内寿一大将任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任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出任参谋副长,司令部设在北平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日军华北方面军下辖香月清司的第一军和西尾寿造的第二军,并直属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山冈重厚的第109师团等部队,主要作战区域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以及绥远、察哈尔等部分地区,曾先后发动了“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等著名战役。
自日军华北方面军成立以来,先后由寺内寿一大将、杉山元大将、多田骏中将、冈村宁次大将、冈部直三郎大将、下村定中将、根本博中将等人出任司令官,指挥华北方面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攻城略地,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
根本博率领部下投降
1945年10月10日上午10时10分,日军华北方面军最后一任司令官根本博中将,率领其麾下将领及幕僚人员,在北平故宫太和殿向中国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投降,他将自己的佩刀解下并双手呈献给孙连仲将军,随后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至此,曾在中国华北地区横行了八年之久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寿终正寝。
最后小结一下,“七七事变”的爆发,主要是由以下日本军人挑起的:
1.志村菊次郎: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二等兵。
2.清水节郎: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中队长。
3.一木青直: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长。
4.牟田口廉也: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长。
5.桥本群:中国驻屯军参谋长。
6.河边正三: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长。
7.香月清司:中国驻屯军司令官。
8.杉山元:日本内阁陆军大臣。
9.闲院宫载仁亲王: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参谋总长。
上述9人在“七七事变”时的作用都不可小觑,可谓环环相扣且缺一不可,对“七七事变”的爆发都负有一定的历史责任,只是每个人的责任大小不同而已,但最终的决定者还是日本天皇裕仁,他才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和勿忘国耻是一种政治责任,而且要有直面历史的勇气、态度和责任,中华民族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抗战,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华民族以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要有敬畏之心,不可以戏说和亵渎,国人应当珍惜今天和平的幸福生活,在中华民族民富国强的伟大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