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 画像)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前一年。
在这一年,他为他的第四个儿子取名:朱棣。
而这一年,朱棣已经七岁了。
七年前,即至正二十年,朱棣刚刚出生的那个夜晚,坐镇应天的朱元璋突然收到了来自前线的紧急军情,劲敌陈友谅进犯池州,并且意图侵占太平县。
从前线风尘仆仆而来的士兵不仅送来了战报,还捎带着拿来了一封陈友谅写给朱元璋的文书,文书上陈友谅的态度十分嚣张,简直有些不可一世,他让朱元璋放弃抵抗,洗干净脖子来等着自己。
朱元璋看罢文书,当然怒不可遏,他立刻披上甲胄,奔赴前线指挥战斗,乃至于自己这个呱呱坠地的儿子,他也来不及看上一眼,就更别提起名字了。
不过今日不同往日,此时的朱元璋基本消灭了绝大部分对手,如陈友谅,张士诚都已经成了手下败将,冢中枯骨,宏图霸业弹指可定,所以他终于抽出时间来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
他给四儿子取名为“棣”,并且还为朱棣这一支子孙拟定了二十字的辈分,即“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对朱元璋来说,无论是“朱棣”这个名字,还是朱棣这一支子孙的辈分,朱元璋的安排都是极为随意的,在他的心里,他很难把朱棣摆放到什么重要的位置上,他不是自己的嫡长子,也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更不会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何况物以稀为贵,儿子虽然不是物品,但在帝王的眼中却也和寻常的物什差不了太多,朱元璋的儿子数量增加的很快,到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时,算上薨逝,夭折去世的子嗣,朱元璋的儿子数量居然惊人的达到了二十七个。
而在人满为患的朱氏皇族中,朱棣很显然算不了什么。
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轻描淡写,随随便便拟定的二十字辈分,将会成为大明王朝未来每一个时代的主人的名字。
(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是成祖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的日子。
四年艰苦卓绝的靖难之役,换来了如今的江山在握,天下在手,可朱棣却并没有觉得十分喜悦或者是激动。
相反,他沮丧的望着跪伏在地,山呼万岁的百官,十分消极的认为,自己从这一刻开始,成为了一个万古不易的贼。
明成祖朱棣在之后缔造过永乐盛世,并且在盛世中达成了诸如五征漠北,六下西洋,迁都北京等壮举,这样的帝王,无疑是强大且有能力的。
但对皇帝本人来说,无论他有过多少丰功伟绩,他仍然会畏惧一点,那就是他害怕天下人不肯承认他皇位的合理性和正统性。
多少次的午夜梦回,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即太祖高皇帝的身影就在眼前,朱元璋还是那么怒不可遏,严厉的训斥他为什么要夺走皇长孙朱允炆的皇位。
而朱棣则在梦中向朱元璋一次次的保证:我会是一个好皇帝,我会比朱允炆做得更好。
父亲,你看着吧!
其实,朱元璋在驾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已经明白了朱棣在自己众多儿子中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明太祖朱元璋 画像)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薨逝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朱元璋的二子朱樉,病逝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
朱元璋的三子朱棡,病逝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
到洪武三十一年,太子,次子,三子接连病逝之后,这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子朱棣,居然一跃成为了诸子中的长子。
在晋王朱棡病逝后的一个月后,朱元璋幡然醒悟,他发现自己所能依靠的最为年长,最有能力的儿子居然变成了燕王朱棣,于是朱元璋亲自给朱棣写下了一道敕谕:
《明史纪事本末》:……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
这句话的意思是,朱元璋表示,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已经相继去世,你现在是诸子中的长子,平定边患,稳定内政,全都要靠你来努力。
很显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朱棣当成了朱氏皇族中极为重要的一根支柱,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问题是朱元璋的幡然醒悟似乎并不够彻底,他虽然明白了朱棣十分优秀,十分重要,但他不明白的是,如果想要放心的使用一个既优秀又重要的人,有一个十分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这个人必须拥有一颗虔诚而又忠诚的心。
(明惠帝朱允炆 画像)
朱棣对朱氏皇族是忠诚的,但他对父亲朱元璋选定的帝国接班人朱允炆却并不忠诚。
他既不讨厌朱允炆,也不喜欢朱允炆,他对朱允炆的感情大致是没有感情,因为朱棣所有的疑惑,愤怒和不满,都来自于朱元璋这看似十分蹩脚的安排。
既然父亲本人都承认自己才是诸子中最优秀的,那么父亲何以把皇位越级递交到朱允炆的手上?
乳臭未干的朱允炆凭什么?就凭他是大哥朱标的儿子?
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朱棣将永远无法理解父亲的安排,但从感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很能理解朱元璋究竟意欲何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帝王之一,又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一生,包括在成为皇帝之后,都是在一种情绪上的凄苦中度过的。
他出生于安徽濠州太平乡孤庄村,祖上是八辈子的贫农,所以从他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接受过一丝一毫的文化教育,此所谓幼年无师。
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在元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之下,因黄河泛滥和濠州旱灾而的不到妥善安置和救济的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和母亲陈氏均被饿死,此所谓少年失去父母。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从朱元璋艰难困苦的创业期就开始陪伴朱元璋的发妻,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此所谓中年丧妻。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偶感风寒,之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此所谓晚年丧子。
幼年无师,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四大苦痛,朱元璋经历了个遍。
(孝慈高皇后马氏 画像)
马皇后的死使朱元璋出现了一定的决策失误,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他的性情。
在马皇后在世时,朱元璋并非一个多么嗜好杀戮的人,即便老皇帝出于政治上的诱因想要大开杀戒,马皇后总会及时劝谏,从而避免血流成河的惨剧发生,而在马皇后薨逝后,朱元璋则彻底失去了底线,开始肆意屠戮臣僚,这便是“天子剑,从此再无剑鞘”。
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他对于马皇后和朱标的情感,是极为复杂和沉重的,这种恋恋不舍和对妻儿充满愧疚的情感,使他很多年前力排众议,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从而选择了老实但却十分鲁钝,仁善但却较为懦弱的朱标为太子,并且在朱标死后,行为十分失常的绕过了所有的儿子,包括自己最为得意的儿子朱棣,而选择了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
或许,连朱元璋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但即便匪夷所思,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朱元璋不是唐高宗李治,他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不过,朱标和朱允炆这对父子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实在是太过平庸了。
(太子朱标 形象)
《明太宗实录》: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
性格仁善的朱标因为过于软弱,在明王朝的政治交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他大部分的政绩都围绕着“替别人求情”和“给别人说好话”这两个点上,导致他失去了为(储)君的管理权,总是被大臣们牵着鼻子走,因此朱元璋对他很不满意。
而靖难之役的失败也足可证明,惠帝朱允炆的水平比他的父亲还要不如。
朱元璋对朱允炆即位后会遇到的危险很显然是有先见之明的,所以他曾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诏:
《明史纪事本末》: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各地的藩王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允许私自到南京城中,藩王所治下的文臣武将,也要统一由朝廷节制和管理,这条命令看似针对所有的藩王,但事实上,在朱元璋病逝后,没有得到新皇帝朱允炆的命令而试图私反南京的,只有燕王朱棣这一位。
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在生命垂危之际,或许已经隐隐地预料到了事态的不妙,并且提前做了一些准备,然而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不过,朱棣虽然取得了帝位,但惠帝朱允炆的离奇失踪却让他时刻都处在一个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境地里。
朱允炆的不知死活,不知下落,就代表着朱棣的皇位在某种程度上永远是不合理的。
(榆木川)
他会在睡梦中遇到狞笑着来复仇的朱允炆,更有关于这位大明前帝王的风吹草动不断地从全国各地传来。
所以,这个看似强悍的大明帝王,实则是一个每天都活在不安和敏感中的人。
正因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这位皇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发动战争,因为离开南京,迁都北京不能使他的内心得到安宁,然而紫禁城的宏伟和壮丽也不能使他得到安宁,最终,他想尽办法,做了很多种的尝试,终于在渣战场上,在战争中,在金戈铁马的号角声中,他得到了属于他内心的平静。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
明成祖朱棣在远征蒙古的归途上途经榆木川,即今天的内蒙古多伦西北部,染病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库里尔山在远处庄严而肃穆的矗立,有云朵缓缓飘过。
额尔古纳河在榆木川下安静地流淌,发出潺潺的悲鸣。
这一切正如朱棣在应天府出生的那个夜晚,紫金山光芒万丈,金川河涓涓细流。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所有的起点。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