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郑愁予上小学时,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
他的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走之前嘱人把南京的妻儿送到他们山东的二伯父那里。
郑愁予在这千里投亲的路途中,他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见到很多伤兵,炮弹爆炸,战马飞驰。
后来,在1948年12月的一天,他路过了一个寂静的江南小镇,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
青石小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直忘不了童年在尘土滚滚中经过的这个小镇的诗人郑愁予,也借这人世间的苍茫,在21岁的最好年龄里,把他的那些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来感叹:人世间,我们都不是归人,我们都只是过客。
青石小巷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莲花
年轻的诗人,想着曾经路过的那个江南的小镇里,也许有一段情缘在等待,而自己骑马而过的马蹄声犯了个“错误”,让城里等待的人误以为是归人,其实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其实这首诗还有另一半,当时郑愁予一起投稿了两首诗,并称为《小城连作》,但是编辑拆开来发表了。 第二部分叫《客来小城》:
三月临幸这小城
春的事物堆缀着……
悠悠的流水如带
在石桥下打着结子的,
而且 三月的绿色如流水……
客来小城,
巷子寂静
客来门下,
铜环的轻叩如钟
远天飘飞的云絮与一阶落花……
郑愁予说:“上阕是那里有人等待,他却很快经过;下阕没有人等待,他却来寻找。这是表达一个哲学的人生境界,人人如此。”
小镇还在,路过的战马已不在,小镇还有人在等待,但路过的诗人已不再来。当诗人再来,小镇已没有人在等待。
我们亦是如此,在人生的路途中,红尘辗转,我们又成为了谁的过客,谁又惊扰了我们的轻梦。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