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炮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远距离作战的优势,不仅可以起到掩护我方军队的目的,还能沉重打击敌人的防御工事,历来就有“战争之神”的外号。而今天要提到的这个人,他就曾长期与炮兵打交道,为我国炮兵部队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到了,他便是“炮兵之父”朱瑞将军。
朱瑞生平
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龙河镇朱大兴庄的一户书香门第。祖上三代读书,颇有文学底蕴。然而,等到他长到8岁时,父亲却意外离世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不仅使这一大家子陷入了无助之中,更让土匪们有了可乘之机,竟上门实施抢劫。
无奈之下,朱瑞的母亲只好带着朱瑞以及他的兄弟姐妹迁居到了戚圩、埠子等地,而朱瑞的传奇人生便是从这些地方起步的。小学,他是在埠子当地的学校念的,中学则去到了徐州的培心中学。当时恰逢国外先进思潮传入中国,受不了军阀混战局面的有志青年纷纷选择罢课游行。朱瑞作为他们的一员,自然也参与了其中。结果被校方开除,转而进入了南京某中学继续读书。
1924年,凭借不俗的成绩,朱瑞成功考入了广东大学。期间,他还因为机缘巧合意外走上了一条救国的道路,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一年后,他在有关人员的安排下,远赴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及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最前沿的军事知识。
1930年回国后,朱瑞即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诸多要职主持相关工作。期间,他曾数次置身险境,所幸都一一化解了。等到抗战胜利后,他在苏联学到的炮兵知识,很快便派上了用场。
当时在东北地区投降的日军留下了不少火炮装备,包括各种类型的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众多的零配件和器材。朱瑞深知这批装备的重要性,于是主动申请从事建设炮兵的工作,随后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校长。
自1945年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夕,朱瑞所在的炮兵学校共培养了两千多名炮兵干部。此外,他还针对炮兵的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从而使得这只被忽视的部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辽沈战役开始后,由朱瑞指挥的炮兵纵队参与了攻克锦州以北坚固据点义县县城的战斗。结果,在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仅用时不到6个小时,义县县城便被拿下,就此拉开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序幕。
然而,在这份胜利的喜悦之上,却笼罩了一层阴霾。原来,在这次攻城的战斗中,炮兵纵队曾缴获了一种美式的榴弹炮。为了及时了解这种榴弹炮的性能,朱瑞没等到战斗结束便从指挥所跑了出来。结果不幸踩中地雷,壮烈牺牲了。
夫人及子女
朱瑞将军生前有过两任夫人,第一任夫人叫陈若克,出生于上海。早年间曾参加过工人运动,后于抗战中不幸牺牲。第二任夫人叫潘彩琴,1942年与朱瑞成婚,二人育有两个孩子。1994年因病逝世,时年70岁。
朱瑞与潘彩琴的两个孩子分别叫朱淮北和朱东北,均是女孩。长女朱淮北生于1943年,19岁进入哈尔滨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某炮兵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为高级工程师。
次女朱东北,曾在某兵种部的炮兵研究所担任工程师,长期从事炮兵快速反应课题研究。1992年2月因身患癌症,在北京病逝。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