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崔悦晨
2月19日,国盛金控(002670.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批文,正式核准其吸收合并国盛证券。
此次重组不仅标志着国盛证券通过母公司吸收合并实现曲线上市,成为江西省首家上市券商。同时也代表了券商合并重组领域迎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
吸收合并历时逾一年
从提出计划到最终落地,国盛金控此次吸收合并历时仅一年多。2024年1月中旬,国盛金控首次宣布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的意向。随后,在同年8月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于12月获得证监会受理,直至2025年2月正式获批。
根据批复文件,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国盛证券需完成工商注销手续,而国盛金控则将更名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盛证券),并承接原国盛证券的所有分支机构、业务以及江信基金30%的股权。
此次吸收合并的主要动机在于简化股权架构、提升管理效率以及增强品牌效应。
具体而言,通过减少管理层级,解决子公司决策流程冗长的问题,预计每年可节约管理成本超过千万元。同时,新国盛证券将强化区域金融服务能力,重点拓展债券承销、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化其“深耕江西、服务全国”的战略布局。
此外,根据1月1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国盛金控在2024年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4亿至2亿元之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债券投资收益增长了47%,以及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提升至1.2%。合并完成后,新国盛证券的总资产规模预计将超过600亿元,从而使其资本实力进入行业前列。
合并重组迎来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的券商“大吞小”并购不同,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是券商合并重组的又一种新形式。
上市母公司通过吸收合并非上市的券商子公司,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优化;与此同时,券商子公司也得以“曲线上市”。
这种新模式的出现,无疑为券商行业的合并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方面,它体现了监管层鼓励和支持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决心。近年来,监管机构多次表态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动形成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为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企业提供了参考案例,特别是那些希望简化股权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的券商来说,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更为重要的是,该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券商中存在的牌照分割问题,使得公司在开展各项业务时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利用全牌照优势。例如,东方证券此前就曾通过吸收合并旗下投行子公司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券商行业的合并重组预计将变得更加频繁且形式多样。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成为每一家券商都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盛金控“上市母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子公司”的新模式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启示和借鉴。
行业整合加速
随着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的成功实施,券商行业的重组步伐正在加快。
据统计,目前已有多个券商并购重组项目正在推进中,包括但不限于国联证券+民生证券、浙商证券+国都证券、西部证券+国融证券等。
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行业内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券商之间的并购活动将持续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并购潮中,国资背景的券商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上海国资旗下的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还是深圳国资旗下的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都显示出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资源整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地方金融机构的战略意图。
国开证券研报指出,市场上的券商并购重组案例按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类:政策支持及国资整合、中小券商补足业务短板及牌照、特色化券商强化优势。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的案例,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也为未来券商行业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一模式的落地,为券商行业的整合与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随着监管层对券商合并重组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券商行业的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行业竞争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思维财经出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