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鹿也能长茸!注射免疫因子就能办到

内容摘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免疫调控母鹿生茸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鹿茸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自然界除驯鹿外,都是公鹿长茸,母鹿不长茸。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免疫调控母鹿生茸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

鹿茸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自然界除驯鹿外,都是公鹿长茸,母鹿不长茸。母鹿虽然不长茸,但是具有生茸的潜能,从母鹿上分离的鹿茸干细胞与公鹿干细胞一样,具有多分化潜能。雄激素在鹿茸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公鹿第一次生茸前阉割,会导致公鹿终生不能长茸。给母鹿注射雄激素甚至可以实现母鹿生茸。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了雄激素调控的下游关键因子CCL2,也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在鹿茸生长时显著富集。抑制巨噬细胞会显著影响公鹿的生茸,而引入巨噬细胞就可以实现母鹿生茸。

该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还原了巨噬细胞激活鹿茸干细胞的过程,局部注射CCL2就可以实现母鹿生茸,研究首次利用蛋白因子实现了母鹿生茸。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10.1073/pnas.2424448122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