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阐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被内源性配体激活的结构基础

内容摘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尹万超团队、临港实验室研究员蒋轶团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抒扬团队,揭示了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受体CysLT2R与内源性配体半胱氨酰白三烯D4 (LTD4)的特异性结合模式,并从分子层面系统阐述了受体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尹万超团队、临港实验室研究员蒋轶团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张抒扬团队,揭示了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受体CysLT2R与内源性配体半胱氨酰白三烯D4 (LTD4)的特异性结合模式,并从分子层面系统阐述了受体激活机制,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关键的结构基础,有望推动靶向CysLT2R 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4月7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CysLTs是一类由花生四烯酸通过5-脂氧合酶(5-LOX)途径代谢产生的生物活性脂质介质,主要通过激活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CysLT1R和CysLT2R)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在多种过敏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团队从近原子水平揭示了脂质配体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机制,通过对比CysLT2R的非激活态与激活态结构,明确了TM3在感应激动剂和触发受体激活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该发现不仅为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双重设计策略,既可针对极性头部开发高选择性抑制剂,又能通过优化疏水相互作用增强药物亲和力,同时深化了对CysLT2R激活机制的理解,为探索CysLTR家族受体的共性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将有力推动靶向该受体家族的新型药物研发。

?

相关论文信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