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古老的戏台上便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曲调。这里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徽剧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位于绩溪县的伏岭镇则是徽剧的发源地。两百年来,徽剧的韵律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然而,近年来,徽剧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知识产权问题。为此,绩溪县知识产权局分管领导带队来到伏岭镇,走进原伏岭中学旧址改造的徽州味·道小镇客厅进行实地调研。
小镇客厅雪白色的外墙壁上生动刻画了徽剧的形象元素,精图案栩栩如生,演员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头饰,在微风中仿佛能听到那韵味十足的唱腔,让人不禁沉浸在这独特的徽剧文化氛围之中。
伏岭镇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近年来,徽剧在这片土地上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他们专门成立了“徽剧研习社”,常态化开设针对孩童的“徽剧童子班”与面向长者的“徽剧老年班”,让徽剧的薪火在代际间传承不息。与此同时,一场针对《水淹七军》《万花献瑞》等经典剧目的“抢救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古老的艺术瑰宝正逐步恢复往昔光彩。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修缮过程中,他们还积极进行版权开发和宣传。当地以徽剧为创意源头,开发出一系列别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冰箱贴上绘着生动的徽剧脸谱,帆布袋印着精戏服图案,搪瓷杯上是经典的戏曲场景,书签则灵动地勾勒出戏曲人物的韵味,让徽剧以更年轻、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在伏岭镇工作人员绘声绘色的介绍后,绩溪县知识产权局分管领导频频点头:“我们要把徽剧穿上‘盔甲’,通过知识产权守护我们的徽文化。针对文创产品要尽快注册商标,助力文创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他还补充道:“对于戏服和周边设计,可以鼓励徽剧传承人和设计者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对独具特色的演出经营模式,可以采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多管齐下,徽剧这艘船才能乘风破浪!”(缪璐欢)
(编辑:刘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