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做出“人造火星土”!火星乌托邦平原土壤模拟物研发成

内容摘要快科技7月4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火星乌托邦平原土壤模拟物(Utopia Planitia Regolith Simulant-1,简称UPRS-1),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Icaru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快科技7月4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火星乌托邦平原土壤模拟物(Utopia Planitia Regolith Simulant-1,简称UPRS-1),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Icarus。

火壤模拟物是与火星土壤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分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地球物质,是火壤样品的地球复制品,火壤模拟物是火星探测任务开展地面验证的关键材料。

UPRS-1是火星乌托邦平原第一例模拟火壤,同时满足矿物组分与工程特性相似,将为未来“天问三号”火星采样关键技术攻关与地面验证提供支撑。

研究团队依托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基于“祝融号”火星车科学载荷和“海盗二号”着陆器原位探测数据。

根据多光谱相机(MS Cam)、短波红外光谱仪(SWIR)、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可见光近红外(VNIR)和X荧光光谱仪(XRFS)等科学载荷的原位探测数据约束,实现了火壤模拟物UPRS-1在主量化学元素、光谱性质、颗粒级配、密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六个方面的相似,提出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光谱特征、孔隙结构、力学参数的5指标模拟火壤相似度评估方法。

根据此前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的《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天问三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天问三号探测器由着上服组合体(着陆器、上升器、服务器)和轨返组合体(轨道器、返回器)组成。

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2030年前后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天问三号任务科学目标为探寻火星潜在的生命痕迹,探研火星地质和内部结构特征,探查火星大气循环与逃逸过程,取得类地行星宜居性演化研究的重大发现。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建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