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4日,全国共有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消金业务导流市场的竞争正不断加强,预计后续消金公司获客端的流量争夺也会愈发激烈
文|唐郡
编辑|张威
7月2日,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消金”)在天津经开区举办启幕活动,宣告该公司更名后的首次正式亮相。
5月19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捷信消金更名批复,正式批准该公司更名为 “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2024年底,京东集团通过重组协议收购捷信消金6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成功拿下消费金融牌照。截至2024年末,捷信消金资产总额为48.42亿元,负债总额为22.6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5.74亿元。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信贷增长面临考验。京东为何逆市布局消金牌照?
对此,京东回复《财经》称,“布局消金牌照后,京东消金将致力于打造成‘金融+消费+科技’融合的消费金融公司,打造消费金融新标杆。”
“京东逆市布局消金牌照,一方面是由于消费金融牌照相比小贷牌照具备更优的杠杆率、融资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可基于京东集团积累的大量用户交易数据,与其电商场景形成协同。”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财经》表示,“此外,鉴于近年来新设消金牌照的可能性较低,通过转让交易快速入主持牌消金,也逐步成为外部企业的一种策略。”
京东获得消金牌照已有半年。
2024年12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及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减少20亿元,由70亿元变更至50亿元;同意公司股权变更,其中京东集团旗下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和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0%和15%。
此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分别持股11%、10%和2%。
至此,京东成为蚂蚁之后,又一家拥有消金牌照的科技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旗下已经拥有一张小贷牌照——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盛际”)。
京东此前主要通过京东盛际从事消费信贷业务。京东App显示,京东盛际是京东两大信贷产品“白条”和“金条”的贷款机构之一。
在已有小贷牌照的情况下,京东为何还要布局消金牌照?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京东此举更多是从杠杆率和合规层面的考虑。“近几年,小贷行业受到颇多质疑,同时面临严监管现状,不能异地展业,网络牌照注册资本也有相关规定。从杠杆率的角度来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颁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1+4’融资杠杆倍数指标,将小贷公司杠杆倍数限制在5倍以内,而消费金融牌照杠杆上限更高。”
“无论宏观环境如何变化,从合规的角度来讲,京东都应该持有一个消费金融牌照。”王蓬博进一步表示,“消费金融牌照对京东业务方面也有助力,与小贷牌照相比,它能让京东突破融资限制,通过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多元化融资,大幅提升杠杆率的同时,降低资金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苏筱芮提醒,“京东如今既有小贷又有消金,且均为两张牌照的实控人,是否会出现相互竞争内耗的局面。”
《财经》记者查看京东App发现,6月12日,京东消金在更名前已成为京东“白条”的合作放贷机构。
此外,近日,天津经开区产融发展促进局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为京东消金提供常态化一站式服务。消费金融是经开区发展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关键抓手。今年下半年,泰达京东MALL将在附近开业,京东消金将与这一线下载体形成联动,发挥产业“稳定器”和消费“扩大器”的核心作用,实现消费场景多元化、便利化,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巨头战役再起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4日,全国共有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这些公司均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专注于为个人提供消费信贷服务。
其中,蚂蚁、京东、携程、唯品会、58同城、度小满、微博等知名科技企业以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布局消金牌照。
今年以来,科技巨头消金业务颇受关注。
2024 年,蚂蚁消金总资产达3137.5亿元,同比增长30.9%;营业收入达152.1亿元,同比增长76.3%;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倍,成为当年最赚钱的消费金融公司。
近日,淘宝App上线“随身贷”产品。该产品为蚂蚁智信及其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是一款纯线上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其中,蚂蚁智信也是支付宝App中“花呗”和“借呗”产品的运营方。
目前,“随身贷”仅面向部分淘宝用户开放。《财经》记者通过多个淘宝账号查询显示,目前该产品合作的金融机构包括蚂蚁消金、中邮消金、度小满、新网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等。
“这反映出消金业务导流市场的竞争正不断加强,预计后续消金公司获客端的流量争夺也会愈发激烈。”苏筱芮称。
王蓬博认为,淘宝“随身贷”本质上是一个为消金公司提供场景合作的平台,接入“随身贷”的消金公司有望借助淘宝超9亿月活用户流量,精准触达潜在客户,提升业务规模,也在让消金公司或者说金融服务方看到更多和场景结合的机会。
与此同时,抖音旗下“放心借”凭借该平台的庞大流量持续低调扩张。来自不同科技巨头的消金人士均对《财经》表示,“放心借”余额增长迅猛,已经成为消金领域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我们倍感压力。”某科技巨头信贷业务板块人士对《财经》表示。
“今年消费金融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增长压力很大。”另一科技巨头信贷业务板块人士对《财经》表示,“‘放心借’规模增长很快,我们正在关注研究。”
行业整体承压
过去几年,受行业监管政策变化,以及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消费金融行业已不复往日风光。
王蓬博对《财经》表示,当下消金市场面临着获客成本高企、资产质量承压、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一方面,宏观经济波动使消费者消费意愿和还款能力下降,消金公司需投入更多营销资源吸引客户,拉高获客成本。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偿债能力降低,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进而导致机构资产质量恶化。此外,消金公司产品在利率、额度、还款期限等方面同质化非常严重,难以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其中居民贷款仅增加5724亿元,主要由消费信贷构成的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624亿元。更早之前的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居民短期贷款全年分别增加3.92万亿元和4732亿元。
通常而言,银行消费贷款资产质量会高于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2024年年报显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普遍上行。其中,一家股份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末的4.44%上升至2024年末12.37%。
另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同比增长26.31%,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3%,较上年末增加0.3个百分点。
近几年,消金公司也在加速处置不良贷款。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消金公司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本金规模为82.9亿元,仅次于股份行的103.8亿元。
“当前消金市场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这种质量既体现在风险可控,也体现在能为机构贡献更多的营收盈利,同时也不宜受到外部过多掣肘,而是需要打造自营竞争力。”苏筱芮表示,未来消费金融的机遇一是AI(人工智能)、二是场景,需要机构在拥抱科技浪潮的同时,切入细分场景,讲好消费故事。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唐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