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190克肝脏 托起他20载新生

内容摘要穗首例亲体肝移植患儿回来报平安 新快报讯 “20年前,是肝移植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和我一样的患儿重获新生。”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上,特殊嘉宾东东(化名)的现身给现场带来了惊喜与感动。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穗首例亲体肝移植患儿回来报平安

新快报讯 “20年前,是肝移植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和我一样的患儿重获新生。”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上,特殊嘉宾东东(化名)的现身给现场带来了惊喜与感动。

2005年7月10日,6个多月大的东东因先天性胆管闭锁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接受了亲体肝移植手术。这是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东东也是当时全国接受同类手术中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患儿。如今,襁褓中的婴儿已成长为一名振翅高飞的大二学生。

■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黄睿 陈贤 刘文琴 李珏菁

●攻坚克难

开创广州首例亲体肝移植

2005年5月,半岁的东东出现全身皮肤发黄、尿黄、腹胀、腹水等症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胆管闭锁。该疾病极易进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据当年主刀医生之一、现任该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及肝移植学科带头人刘超教授回忆,东东就诊时病情已十分危重,伴有严重肝腹水、肝硬化和肺部感染,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

医疗团队从东东母亲体内取出190克健康肝脏,经过7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将其移植到东东体内。由于患儿年龄极小、体重极轻,手术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挑战。最终,凭借精湛的医术,团队成功完成了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

术后,东东恢复良好,这一结果令所有人倍感振奋。

●温暖护航

跨越二十年的医患情

术后的定期复查与长期随访中,医院的人文关怀始终伴随着东东的成长。据悉,当年的手术团队20年来一直与东东及其家庭保持联系,不仅密切关注其身体康复状况,更在心理和生活上给予关怀与支持。

在完成这一里程碑式手术的同时,医院也深切关注患儿家庭面临的经济困境。秉承“不让经济负担阻碍生命延续”的理念,医院主动承担了手术的核心费用,并积极联络社会爱心力量。众多热心人士闻讯后慷慨解囊,迅速补足了剩余资金缺口。

医院与社会各界的这份温暖合力,不仅保障了手术的成功,更让患儿家庭感受到了坚实的支持。

●技术成熟

活体肝移植五年生存率超91%

“先天性胆管闭锁发病率约1:10000。中国大陆每年有近千名患儿出生后诊断出此病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需进行肝移植。”刘超教授指出,阻碍部分患儿获得救治的原因,常涉及经济因素以及对术后生存质量的担忧。“东东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证明我国肝移植技术已相当成熟,患者预后良好。”刘超教授介绍,随着医学进步,肝移植已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为众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器官捐献和移植提供了坚实保障,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肝移植手术规模的稳步扩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自2019年6月至今已完成肝移植500余例,其中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行肝移植20例。

技术的持续创新优化显著提升了移植效果。数据显示,2015年-2023年间,尸体供肝移植(DDLT)受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2%、74.9%、69.3%;而活体供肝移植(LDLT)受者的生存率更高,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达93.6%、91.8%、91.3%。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