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要全面提质、“智”赢未来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 刘 垠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4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与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本报记者 刘 垠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4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与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平稳前行,在国内市场增强了信心,更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耀眼名片。”在7月10日—12日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发表致辞时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汽车工业肩负重任。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加快转型升级面临多重挑战。面向“十五五”,如何全面提质、“智”赢未来,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汽车企业的领导专家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看来,从发布的运行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随着电动化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人工智能新一轮全面兴起,全行业正迈向换道赛车的下半场。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近年来的产业化实践,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较快发展。“在模型算法创新、硬件性能提升和数据积累的赋能下,汽车的智能化发展与人工智能自然相融,一批优秀的智能汽车品牌和科技生态企业脱颖而出,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加快向低碳智慧出行方式的转变。”付炳锋介绍。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认为,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用户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汽车已成为承载个性和情感的移动伙伴。深刻理解并精准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当前汽车产品定义和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只有市场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付炳锋坦言,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依靠价值创造,需要车企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

    对此,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感同身受。他认为,中国汽车发展到今天,更要注重品牌、创新以及管理的变革,更要注重质量和服务的升级。“要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创新。我们中国汽车人,都有把中国汽车做强、做大、做长久的责任。”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