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速比特杯”2025英西峰林骑行嘉年华在清远英德市黄花镇落幕,900余名骑友穿梭其间,感受着这座小镇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蝶变后的魅力。
这场活动是黄花镇以“风貌提质+产业赋能”激活“美丽经济”的缩影。2024年,该镇接待游客124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麻竹笋、茶叶等传统农业产值超2000万元,民宿达120余家,“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风貌蝶变 全域肌理的系统性提升
骑行起点明迳社区三渡桥至棚塘路口的2.5公里沥青路,是黄花镇“以路兴业”的开篇。企业投资约200万元完成黑底化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与游客体验,还串联起沿线文旅资源。
截至目前,黄花镇累计完成道路黑底化30.2公里,包括英西峰林核心片区11.1公里村道;X366县道新增108盏路灯,推进核心道路沿线“三清三拆三整治”约8公里;“三线”整治约2.9公里,0.8公里主街“三线下地”,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提升。
环境整治精雕细琢。2025年以来,黄花镇围绕英西峰林示范带发力:拆除违建等111栋,拆除违规广告招牌221处,整治“六乱”715处;推进水边河碧道工程与白石岩坑小流域治理,打造生态廊道;完成789栋农房风貌提升;白屋新村、三山村村口外墙彩绘融合旅游与文化元素,让白墙成为流动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地商会、乡村能人投资约400万元,完成入口通道1.6公里路段改造;全镇2000余人次参与植树,沿主干道及农文旅项目集群路段种乔木1.6万余株,打造贯通英西峰林核心区的内外环景观廊道,将绿化成果转化为吸引游客的自然魅力。
产业融合 “农文旅”的共生共兴
骑行途中,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的茶香与无花果基地的果香交织,诠释着“旅游+”的深度融合。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公司带动3000多亩茶园发展,年接待研学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500余人就业;三山村引进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夜兰花约200亩,建加工厂,带动农户年增收约60万元,提供20个岗位;公正村言云生态农场推行“基地+农户”模式,提供免费技术指导,预计带动30余户种超500亩,常年用工10余人,年季节性用工超3000人次,盘活留守劳动力。
民宿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更是“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典范。黄花镇引入多个优质民宿项目,在茶壶山周边形成民宿集群。目前全镇有酒店民宿122家(含中高端9家),2025年预计新增6家中高端民宿;公正村形成19家民宿的集群,2025年客房数预计破400间。“住峰林民宿、品农家菜、赏田园景”成游客标配。
此次骑行嘉年华吸引900余名骑手,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释放“体育赛事搭台,旅游经济唱戏”效应。
机制创新 多元共治的聚力赋能
骑行活动的成功,得益于“临时领导小组+应急预案+专业保障”的系统化运作。这一治理智慧也体现在 “百千万工程” 中:通过多元筹资共建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和群众参与项目;引入企业实施道路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形成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性循环。
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为村民开课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以墙绘艺术活化乡村建筑。黄花镇更创新探索“以工代赈”模式,在农房改造中培训本地工匠20名,带动45人就业,实现“造景”与“造富”双赢。
如今,黄花镇正以山水为笔、实干为墨,续写“美丽经济”新篇章。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