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链动全球 开放拥抱未来

内容摘要【走进链博会】◎本报记者 马爱平    炎炎夏日,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与机构携最新成果亮相,17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走进链博会】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炎炎夏日,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与机构携最新成果亮相,170多个境外团组穿梭于各个展区洽谈合作。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不仅展现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更传递出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一组数据彰显国际化底色

    “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参展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5%,实际参与产业链合作的企业达1200家。”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开幕式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勾勒出链博会的国际化底色。

    相较于前两届,本届展会在链式逻辑与创新引领上实现新突破: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70多场专题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的需求;创新链展区与“链博首发站”集中亮相,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等成果发布,为产业合作注入“链博智慧”。

    “链博会是展示供应链管理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南非副总统保罗·马沙蒂莱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首次参展的国家,南非带来30家特色企业,从可持续清洁化妆品到耐极端气候的电工设备,全面展现出口多样性。

    泰国商务部常务副次长艾卡阐·斯达瓦拉澜则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的当下,链博会为强化互联互通、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机遇。

    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从非洲特色制造到亚洲数字技术,从欧美企业创新方案到中国产业链成果,不同国家的优势产业在此形成互补。“这里不仅是博览会,更是连接经济、商业和人民的纽带,正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说。

    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生态

    在数字科技链展区,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ERP产品部副总经理隋志超向科技日报记者演示海岳数字供应链管理体系时说:“该体系通过整合多平台资源,实现从研发到服务的全流程端到端管理,一键就能畅通全流程。”现场屏幕上,鲁花集团的全渠道供应链物流网络实时数据流转,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的“渤化易采”平台不断动态更新采购信息,直观展现着数智化对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

    浪潮海岳商业AI的“智能体矩阵”在现场受到关注。这些智能体包括:销售预测智能体通过算法精准预判市场需求,供应商评价智能体能在几秒内完成合作伙伴资质审核,多级库存优化智能体能动态调整仓储布局。“它们已在快消品、化工等行业落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超15%,库存周转效率提升30%。”隋志超告诉记者。

    农业领域的科技融合同样亮眼。先正达集团展台前,“良种+良品+良田+良法”的创新体系吸引众人驻足。从抗逆性更强的种子品种到绿色植保方案,从数字农业传感器到全程技术服务模型,系统展示了科技如何重塑农业供应链。“链博会让我们看到农业产业链协同的巨大潜力。”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苏赋介绍,集团正依托链博会这一开放平台,携手产业链各方共建绿色高效供应链,持续释放中国农业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

    任鸿斌强调,链博会已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从首次设立展商联盟到全球供应链指数发布,从企业间务实合作到国际组织规则探讨,链博会正将“开放”二字转化为具体行动。正如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中国的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而链博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创新的支持,并致力于共建繁荣未来。”

    (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