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号”过户遇阻,运营商“设卡刁难”为哪般

内容摘要▲营业厅称派出所公章“不够清晰”,拒绝办理过户。图/网络截图“移动营业厅先是要求证明‘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后又要求证明‘爸爸是我的爸爸’,最后以‘派出所公章不清晰’为由拒绝办理。我奶奶70岁了,这号码绑着我所有重要信息啊!”据华商报大风新闻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营业厅称派出所公章“不够清晰”,拒绝办理过户。图/网络截图

“移动营业厅先是要求证明‘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后又要求证明‘爸爸是我的爸爸’,最后以‘派出所公章不清晰’为由拒绝办理。我奶奶70岁了,这号码绑着我所有重要信息啊!”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为了把用了十多年的手机号从奶奶名下过户给自己,20岁的陕西宝鸡姑娘小王两个月里在移动营业厅、村委会、派出所之间往返奔波,依旧未能如愿。

手机号过户,本是一项简单业务,即便在手机号实名制的今天,一般也“通常10分钟内办结”,而小王之所以大费周折而依然无果,主要是因为她遭遇了“特殊情况”。其尾号为0033的号码是她小学时父亲以奶奶名义办理的,现被营业厅认定为“吉祥号”。

对于所谓“靓号”,运营商提出了特殊的过户要求,“一是预存1000元话费,承诺每月最低消费100元并绑定20年;二是让奶奶先过户给父亲,父亲再过户给我”。

这意味着,如果选择绑定20年最低24000元的消费承诺,这次过户估计依然是10分钟内可办结。但由于小王选择了后者,就遭遇了“跑断腿”的复杂流程,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驱动因素。

事实上,在媒体报道中,遭遇靓号过户难题的并非小王一例,从重庆到山东,多地都有消费者反映曾遭遇类似问题。

原本普通的电话号码,在运营商眼中却成了带有“稀缺价值”的资源,于是便被赋予复杂绑定、高价转售的条件。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电信运营商对“吉祥号”过度商业化的乱象,也暴露出数字身份时代用户对手机号实际控制权的脆弱与无助。

所谓靓号,是指那些带有某种排列组合的电话号码,如8888、0001、1234甚至520、1314等。号码看起来有一些与众不同,在使用上却并没有任何“特权”。但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运营商持续将其推向商品化乃至“金融化”的方向,甚至形成一整套可“投机”的“靓号经济”。

就在7月14日,法拍平台刚将一个尾号为“77777777”的手机靓号拍出了320万元的“天价”,堪比如今不少新一线城市一套住宅的价格。这说明“靓号经济”确实存在土壤,手机靓号也确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在车牌、房号、QQ号、各种应用的用户号中也都有存在。可以说,只要有号码的地方,就存在“靓号”。

从商业角度讲,数字资源商品化无可厚非。然而,靓号具有经济价值的事实,并不能反证运营商推波助澜“靓号经济”的合理性。

作为大型国企,运营商除了盈利,本职工作是服务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好消费者的数字生活需求,而为了逐利而炒作靓号经济,搞高额预存、月费捆绑、公开竞价销售人为制造稀缺性等套路,虽然也能实现“圈钱”,但终究是舍本求末的小利。

更为重要的是,当号码本质上已经归属于用户个人,早已演变成个人的身份标识和数据枢纽时,其使用权和控制权便不应轻易被运营商剥夺和操纵。比如,对此次事件中的小王而言,这个她小时候就开始用的手机号,已是其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信、支付宝、银行、健康码、学校系统、各种注册验证,全都绑定这个号码。这早已不是一串“靓号”,而是她的“数字身份证”。

但在运营商眼里,小王只是一个“非法定权属人”——因为名义登记人是奶奶,所以哪怕小王从未间断使用、从未逾期缴费,也不能拥有控制权,反而必须“层层证明”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甚至因为一枚公章印得不够清晰而被“判出局”。

2025年1月,也曾有媒体报道,云南某用户2013年办理了尾号“9999”的电信号码,最近想把号码过户给朋友,但被告知是靓号,需签订靓号协议,预存2万元话费并满足每月800元的最低消费,才能过户。

在现实操作中,运营商对手机号的控制几乎是绝对性的:谁是实名登记人、是否允许过户、什么叫作“直系亲属”、是否允许转网,全由运营商说了算。而用户对一个号码的使用年限、绑定数据、实际支配,反而不构成“主权”的有效证据。

这一结构性矛盾,正是“吉祥号”问题的制度病灶:运营商将号码视作可反复销售的虚拟资产,而非用户应拥有的数字财产,于是在牟利与控制之间,用户便被轻易边缘化。

需要指出的是,运营商在靓号经济的不良表现实际是一种服务问题,并不难解决,但在此类事件中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普遍性问题,即数字资产确权难题。未来,随着时间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字时代原住民离开人世,其留下的数字资产该如何确权、继承和转让。这是一笔超级巨大的数字财富,运营商和平台在其中又充当什么角色,值得有关部门和专家未雨绸缪,否则,恐将产生巨大社会成本。

撰稿 / 信海光(专栏作家)

编辑 / 柯锐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