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话题“高铁F座”悄然登上热搜榜,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网友列举了乘坐高铁F座的诸多好处,称其靠窗位置堪称“观景王”,同时私密感强,旁边无人拥挤,为旅途增添了不少舒适感。
然而,在一片对F座的赞美声中,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愿望:“我想坐E座,为什么高铁没有E座呢?”这一疑问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甚至有网友调侃称“E给大家测视力去了”,或是幽默地表示“E没有发音”。
面对网友们的种种猜测和疑问,铁路部门给出了正式回应。其实,关于高铁为何没有E座的问题,早在今年4月,国家铁路部门就曾发布过一篇科普文章进行解释。
文章中提到,早期飞机多采用单通道设计,每排座椅通常有6个,分别用A、B、C、D、E、F来标识。其中,A、F座位靠窗,C、D座位靠过道,而B、E则是中间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A-F这六个字母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国际惯例,即A/F代表靠窗座位,C/D代表靠过道座位。
中国高铁在设计时,为了与国际接轨,便延续了这种国际惯例。但由于高铁一排最多只有5个座位,为了保留靠窗或靠过道的特定字母标识,设计者决定从大的字母开始减,因此就舍去了E座。这样一来,高铁上的座位标识就更加清晰明了,方便乘客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