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破碎铭文跨越千年讲述历史

内容摘要【科普园地】    ◎本报记者 张梦然    在博物馆的角落里,你可能见过这样一些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拉丁文,但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仿佛历史故意隐藏了它的秘密。这些铭文,有的来自墓碑,有的刻在神庙的柱子上,甚至还有士兵在铜板上留下的家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普园地】

    ◎本报记者 张梦然

    在博物馆的角落里,你可能见过这样一些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拉丁文,但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仿佛历史故意隐藏了它的秘密。这些铭文,有的来自墓碑,有的刻在神庙的柱子上,甚至还有士兵在铜板上留下的家书。它们是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线索,却常常残缺不全,像一本被撕掉了几页的书。

    修复这些铭文的工作,历来是历史学家的“拼图挑战”。他们不仅要懂拉丁语,还要熟悉历史、地理、风格演变,甚至还要有点侦探的直觉。这是一项既耗时又高度专业化的任务,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但如今,一段破碎的铭文不再意味着一段历史的沉默。《自然》杂志最近报道了一项令人振奋的进展:一款名为“埃涅阿斯”的人工智能(AI)工具,正在帮助历史学家跨越千年,填补那些被时间侵蚀的空白。

    “埃涅阿斯”这个名字,正是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主角,那位从特洛伊废墟中走出、最终建立罗马文明的英雄。而这款AI工具,也正以自己的方式,重建那段失落的历史。

    它是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经过大量拉丁铭文和古代文献的训练,学会了识别语言模式、语法结构和历史语境。它不仅能“读”文字,还能“看”图像——通过分析铭文的照片,识别出那些被风沙侵蚀得几乎看不见的刻痕,推测缺失部分可能是什么,并结合已知的历史资料进行联想。

    就像一位穿越千年的语言修复师,“埃涅阿斯”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最可能的匹配项。即使面对一段长度不确定的铭文,它也能给出多种修复建议,并评估哪种最符合当时的语言风格和历史背景。

    为了测试它的能力,研究团队邀请了23位历史学家,让他们在真实的研究情境中使用“埃涅阿斯”。结果在90%的情况下,“埃涅阿斯”提供的建议都具有参考价值;而在确定铭文的地理来源和年代方面,它的辅助使判断信心提升了44%。

    更令人振奋的是,当人类与AI合作时,修复准确率远高于任何一方单独工作。历史学家不再需要独自面对庞大的文献海洋,而是可以借助AI快速筛选出最有希望的线索,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作出最终判断。

    “埃涅阿斯”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填补文字的空缺,更在于它开启了历史研究的新范式,帮助人们重新理解语言如何随时间演变、文化如何传播、古老的部落如何扩张与衰落。

    未来,类似的AI工具能帮助人们解读更多古代语言,重建那些从未被发现的文本,让被时间掩埋的声音重新被听见。

    “埃涅阿斯”不只是一个工具,它是一扇通向过去的智能之门。在AI的帮助下,那些沉睡千年的石碑,终于可以讲述它的故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