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有价值和增长最快的品牌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巨头和匿名的技术基础设施,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面向企业(而非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品牌。
B2B公司的运营模式差异很大。有些品牌纯粹专注于企业客户(B2B),有些则采取双轨策略,同时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许多品牌参与政府采购周期(B2G),还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B2B2C模式,即产品/服务使用者是消费者,而由企业客户付费获取,如电子商务或社交媒体平台。
要通过品牌在面向企业的行业创造价值,营销人员需要深刻理解与其商业模式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每个目标受众都有其独特的品牌建设需求,在2025年,这些差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2025年Brand Finance B2B 250排名中,54%的品牌是纯粹的B2B企业。
像米其林(Michelin)、普利司通(Bridgestone)和固特异(Goodyear)这样的轮胎品牌通过经销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销售,但大力投资终端用户的可见性,展示了B2B2C模式的力量。像微软、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横跨多个行业,既提供企业级服务,又拥有面向消费者的平台。石油天然气、银行和制药行业的品牌则同时涉足B2B、B2C和B2G市场。与此同时,像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空中客车防务(Airbus Defence)和BAE系统(BAE Systems)这样的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导者则坚定地立足于B2G行业,其品牌价值由长期合同、政府关系和地缘政治相关性驱动。
这些差异反映了今年Brand Finance B2B 250 2025排名中捕捉到的各种B2B品牌策略,该排名今年从150个品牌扩大到了250个品牌。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