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服务 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劳资双方发生劳动争议,一旦调解不成走法律程序,不但劳神费力,而且因为周期长,执行风险较高。在多方联调中心的基础上,中山市三乡镇再一次改革创新、完善服务。7月30日,中山市三乡镇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下称“工作室”)在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乡分局(下称“三乡人社分局”)揭牌,旨在进一步推进源头治理,关口前移,把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基层中。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张雅莹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联调中心助力
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大幅上升
三乡经济活跃,镇内各类企业众多。近年来,三乡镇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了推动劳动人事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三乡镇在中山全市率先探索,此前,三乡人社分局、三乡镇总工会、三乡镇工商联(商会)组成三方联调中心,去年,又加入司法所、法庭等部门,升级组建多方联调中心化解劳动争议。中心聘请专业律师1名、专职调解员2名驻点服务,并强调多部门源头协理、风险协防、调解协同。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随着多方联调中心的成立,三乡镇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由58%递增至72%,平均调解周期由20天左右缩减至5天左右。2025年以来,三乡镇多方联调中心累计调解劳动纠纷案件280件,成功化解182宗,涉及75名员工签订协议书,调解成功率达65%。
在化解劳动争议的同时,多方联调中心也发现,虽然总体调解成功率已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案件因为各种原因劳资双方难以一时调解成功,以致要对簿公堂。进一步完善服务,加强非诉调解力度,势在必行。
三乡镇再一次改革创新,由三乡人社分局、三乡镇总工会、三乡法庭、三乡综治中心四方联手组建三乡镇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
加强诉前调解
及时化解劳资矛盾纠纷
在工作室揭牌仪式上,四个部门共同签约,就组建工作室的意义、下一步工作室如何高效运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共识。
三乡人社分局局长梁君献表示,劳动争议多方联调中心运作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组建工作室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协调劳动关系各方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的作用,推进源头治理,实行“关口前移”,力争把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在基层中。下一步希望把各商会的力量也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更大的合力。
三乡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黄顺炜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是针对以往调解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加大调解法律效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三乡镇总工会将加强普法宣传力度,让企业守法、让员工通过合法合理渠道表达诉求,同时发挥好工会之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机制,争取从源头或前端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三乡法庭副庭长邹军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争议诉前调解”是指劳动争议纠纷在进入劳动仲裁、诉讼程序之前,通过组织具有调解意向的劳资双方达成协议,并经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的法律程序,是化解劳资纠纷的“快车道”。它具有程序高效快捷、成本低廉、不伤和气、一锤定音、具有强制执行力等核心优势。三乡法庭将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全力推动包括劳动争议在内的矛盾纠纷在前端预防、化解。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工作室将在多方联调的基础上,常设一位专门的法官和一位法官助理,并在多部门支持下有效地调解劳动争议。
三乡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黄伟龙表示,工作室的出现对于减轻信访压力和各部门工作负担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乡人社分局二级主任科员、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黄继东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是三乡在中山率先试点的另一个创新,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三乡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相信随着它的成功运作,三乡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将上一个台阶。”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