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龙》工作室多项目并行成常态 技术总监披露背后高效开发机制

内容摘要在上周举行的任天堂直面会上,SEGA旗下RGG Studio(如龙工作室)正式宣布,《如龙:极》和《如龙:极2》两款高清重制作品将登陆下一代Nintendo Switch 2平台,并定档于2025年11月13日同步发售。这不仅是“如龙”系列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在上周举行的任天堂直面会上,SEGA旗下RGG Studio(如龙工作室)正式宣布,《如龙:极》和《如龙:极2》两款高清重制作品将登陆下一代Nintendo Switch 2平台,并定档于2025年11月13日同步发售。这不仅是“如龙”系列作品首次登陆任天堂平台,也意味着该系列在家用主机领域的版图进一步拓展。

在官方公布新平台移植计划后,RGG Studio的技术总监伊藤裕贵(Yutaka Ito)于社交平台X上发文,罕见披露了团队内部的项目开发流程。他表示,工作室的程序员通常不会只参与某一款游戏的开发,而是会同时横跨多个项目进行协作,包括新作开发、旧作重制、平台移植等多个方向。伊藤形容这种“多线并行”的工作方式在RGG Studio早已成为日常状态。

恐怖如斯!《如龙》工作室技术总监:一人多项目并行属常态

“我们团队里,程序员身兼三、四个项目,是非常平常的事。”伊藤解释道,“虽然在其他工作室这种方式并不常见,但在我们这里,这已经是默认的开发流程。”

这一机制背后的核心在于团队的高协同性与灵活组织能力。据悉,RGG Studio目前共有员工约300人,其中约70至80人在“如龙”系列的开发高峰期集中投入制作任务。根据执行制作人横山昌义早前的采访内容,除了少数如《超级猴子球》这种有专门团队负责的项目外,其余开发成员均会根据不同项目的阶段和需求灵活调配,实现跨系列共享与协作。

这种一体化开发机制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优化上,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团队缓解了游戏行业普遍存在的加班问题。通过项目轮换与资源共享,员工能够保持工作节奏的平衡,避免某个项目因周期紧张而导致的“爆肝式”开发。对RGG Studio来说,这种“不扩编也能多线推进”的开发架构,已经成为其保持高产出的关键秘诀之一。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