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李阿姨有个11岁的孙女小雨,小雨从小到大都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雨学习不太好,还特别爱玩手机,这一直让李阿姨老两口很头疼。几天前,李阿姨就发现,小雨玩手机捅了“篓子”。李阿姨的孙女小雨刚上完五年级,目前正在休暑假,一家人住在沙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几天前,李阿姨发现,小雨爷爷的银行卡产生了好几笔异常消费。小雨爸爸推测,这多半是女儿玩手机游戏充的钱。一开始,李阿姨对此还半信半疑。“银行发短信来,一看这么多钱,(小雨爸爸)就去查银行流水,就说小雨玩游戏又花钱了,我说她没有啊,她说玩那个游戏不要钱的嘛。”李阿姨说。据了解,如果纯玩这款游戏的确是免费的,不过,想要让游戏里的角色变得“更漂亮”“更强大”,那就得“氪点金”了。小雨告诉记者,她玩的是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手游,充钱是为了购买游戏里的“皮肤”。原来,小雨用来玩游戏的手机,是爷爷蔡大叔的;用来通过游戏实名认证的身份证,则是奶奶李阿姨的。而爷爷手机的支付密码,小雨早就熟记于心,因此每次充值消费都很顺利。“这叫蛋仔派对,在里面买的皮肤,有抽奖机制,(奶奶)身份证在包包里面。(记者:在奶奶的包里拿的身份证?)嗯。(记者:手机是爷爷的手机对吗?)对呀。”李阿姨的孙女小雨说。小雨把用家长手机充钱的过程和盘托出,李阿姨这才相信了儿子的推测。她仔细看了看儿子打出来的银行流水,发现小雨在8月2号和3号两天之内,就往游戏里充值了1800多元,收款方都是“游戏”。说起这事儿,李阿姨也显得有些无奈,暑假期间,孙女成天哭着闹着要玩手机,老两口再怎么“严防死守”,最终还是“破防失守”。“我们的手机睡觉的时候都是捏在手里的,她爷爷也是,她是看她爷爷睡着了把手机抽走了,这样真是没办法。”李阿姨告诉记者。李阿姨说,她跟老伴蔡大叔一起在楼下菜市场做保洁员,两人每月工资都只有3000元左右,小雨花出去的这1800多元,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小数目。采访中,记者帮李阿姨联系了游戏客户服务中心,询问申请退费的途径。游戏客户服务中心接线人员回应称,“如果是小朋友在游戏内充值的话,先不用着急,是可以申请未成年退款的,我这边往手机号码上发送一条短信,它是一个教程,你根据这个教程去申请就行,申请之后会有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处理的。”很快,李阿姨就收到了对方发来的操作流程指引,她表示,会跟家人一起备齐相关资料,提交退费申请,争取挽回部分损失。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