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讷简介介绍(薛讷:名将薛仁贵之子,大破吐蕃数十万大军为父亲雪耻)(薛讷墓在哪里)

薛仁贵是唐朝的一代名将,他征战数十年,大败九姓铁勒,击破突厥,降服高句丽,威震天下。然而,薛仁贵却有一次倍感耻辱的战败,那就是大非川之战。这一败,唐朝失去了吐谷浑,薛仁贵也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他过往的辉煌功绩,沾染上了这个抹不去的污点。

而薛讷,正是成长于这个环境中。薛仁贵一生战功赫赫,临死前仍是朝廷重臣,深受皇帝的信任,但不论是薛家,还是唐人,都无法忘却那一次惨败。薛讷心中也立下了目标,一定要为父亲雪耻。

俗话说将门生虎子,薛讷性格耿直,不惧权臣。薛讷就职蓝田县令时,一位富商贿赂中丞来俊臣,来俊臣私自挪用数千石粮食给富商。当时来俊臣是唐朝最有权势的酷吏,很少有人敢招惹他,但还是小小县令的薛讷却和来俊臣争锋相对,坚持不给。来俊臣将薛讷下狱,后来他因犯事下狱,薛讷才被释放。

武则天认为薛讷是名将薛仁贵的儿子,所以提拔他为左武威卫将军,让他去镇守边疆。薛讷到任后,整顿军备,积极备战,将后突厥人的威胁挡在帝国的边疆外,武则天大为欣赏薛讷,将他升为幽州都督,兼任安西都护。将近十年的边疆生涯,将薛讷磨练成父亲的样子,这位将门虎子,成为唐帝国赫赫有名的将军。

薛讷十分善于练兵,他的部队是当时唐军军纪最为严明的。唐玄宗在新丰讲武时,视察唐军,数年没有大战让唐军变得十分散漫,唐玄宗一见下面的部队队形散乱,军容不整,顿时盛怒,流放了兵部尚书郭元振,处死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

皇帝震怒,大官被杀,将士们吓得胆战心惊,巨大的压力下队形更加散乱,只有薛讷和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人的兵马巍然不动。玄宗十分高兴,派遣使者去宣召薛讷。使者觉得自己手上有圣旨,便想直接进入军营,但薛讷治军严明,下令军营守卫不得放使者随意进入。就这样,代表皇帝的使者吃了一个闭门羹,但是唐玄宗不怒反喜,因为这正说明薛讷治军有道。

唐玄宗十分欣赏薛讷,想给这个后起之秀立功的机会。正好这个时候契丹人和突厥人联合起来作乱,薛讷又请击契丹,唐玄宗便准了薛讷的请战,让他和左监门将军杜宾客率领两万精兵攻打契丹。

杜宾客认为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大军又是劳师远征,需要穿着厚重的铠甲携带辎重长途跋涉到荒漠,很难取胜,建议薛讷另择出战的时间。然而薛讷立功心切,坚持要出征。群臣们商议后认为杜宾客有道理,但是唐玄宗也是刚刚即位,想要干出功绩,所以采纳了薛讷的建议。

然而战事正如杜宾客所预料的那样,天气炎热,唐军长途跋涉,疲敝不堪,艰难来到敌境后战斗力已折损很多,再加上薛讷指挥不力,不熟悉地形,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唐军大败。最后,薛讷只率数十骑突围,其余人全部战死。契丹人自此嘲笑薛讷是“薛婆”,以示其犹豫胆怯如婆。薛讷这一败,不仅让唐军损失惨重,还在唐玄宗的脸上扇了一个大大的耳光。

为了活命,薛讷开始不择手段,他将罪责全部推给随军的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唐玄宗顾忌到薛讷毕竟是名将薛仁贵的儿子,心里又有对人才的惋惜,所以将其余八人全部处死,却免了薛讷的死罪。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一战后,薛讷被削官为民,他不仅没能光宗耀祖,还把薛家的脸都丢尽了。薛讷其实要感谢吐蕃,因为不是吐蕃大举进攻,可能就没有他薛讷的出头之日了。

薛讷刚丢官还没一个月,唐玄宗就重新启用他,以对抗吐蕃的攻势。

唐玄宗给了薛讷十万大军,四万匹马,可谓是下了血本,薛讷深知这一战自己只能胜不能败。幸运的是,这一次薛讷还有太仆少卿王晙的协助。大军抵达后,王晙率领两千兵马奔袭吐蕃驻地。吐蕃在这里驻扎有十万大军,当他们看到唐军竟敢向自己主动进攻的时候,自然认为是唐军主力已到。被夜袭打慌了神的吐蕃军分不清敌我,自相残杀踩踏,死伤一万余人。

薛讷则趁胜追击,率领大军杀到,和王晙前后夹击,大败吐蕃军。吐蕃主力后撤,薛讷誓要为父亲雪耻,率军紧追不舍,激战于长城堡,再斩敌人首级一万七千余人。

吐蕃军无路可退,决定背水一战。薛讷见状,深知此战最为关键,他鼓舞士兵,率领军队猛攻吐蕃军。最终,唐军大胜吐蕃军,尽俘其羊马,主将也成了阶下囚。这一战,是唐朝十几年来对吐蕃的最大胜利,薛讷击破吐蕃,也为父亲薛仁贵当年的大非川之败报了仇。

击败吐蕃后,玄宗又授他为凉州镇军大总管,防备后突厥人。后突厥默啜可汗进攻投降唐朝的西突厥各部落,朝廷遣薛讷为主帅率军救援。在薛讷的威慑下,突厥陷入内乱,默啜被杀,各部落纷纷来降。

收复突厥是薛讷的落幕战,尽管从战绩来看,薛讷比不上父亲薛仁贵,但他也算得上一位猛将。他在经历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没有绝望,抓住机会完成了救赎,为自己,也为薛家洗刷了耻辱。

参考资料:

《旧唐书》

《资治通鉴》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