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毛艺融
MSCI最新发布的《2024年亚太区ESG评级领导者与上调报告》报告,系统评估了亚太13个市场ESG评级的趋势与行业分布。在MSCI对758家中国公司ESG评级评估中,2024年26%公司获得评级上调,创下了历史新高,评级为AA与AAA的企业占比升至8.9%(2020年为1.4%)。
以沪市公司为例,2024年沪市主板1068家公司单独披露ESG报告,披露率达63%,创下历史新高。沪市公司的实践表明,将ESG要素深度融入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和产业转型,更能培育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共有306家沪市主板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90家公司在最新一次评级中获得等级提升,9家公司评级“跳升”2个至3个等级,如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评级获得AAA级,除4家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外,还有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连续两年纳入MSCI评级的296家公司中,A等级以上公司数量由37家增长至49家。
MSCI亚太区可持续与气候产品顾问金书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ESG评级表现分为不同的档位。AAA公司,即在整体评级结果上面处于领先者的公司,在财务表现上有更好的结果。“如果公司重视ESG实践,在各个时间维度上都有利于抵御相应的风险,从长期来看,对公司的财务表现将带来正向的反馈。”
MSCI亚太区可持续与气候研究部主管王晓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企业能够从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治理架构、高管层薪资设计等方面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驱动公司业务长久发展,也将更深刻地体会到ESG高质量披露要求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