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区、室外管网“上岗” 秦岭站有了新模样

内容摘要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完成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海域的大洋考察作业之后,再次回到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时隔两个月,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再次来到秦岭站,在这里,将接回51名度夏的秦岭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完成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海域的大洋考察作业之后,再次回到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时隔两个月,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再次来到秦岭站,在这里,将接回51名度夏的秦岭站队员,同时,还有43人将留下,第一次进行秦岭站的越冬。现在,南极已经开始进入秋冬季,和去年12月底相比,户外最高温度已经下降了10摄氏度左右,经过队员们的努力,整个秦岭站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2024年11月18日,秦岭站度夏任务建设启动时,除了主站区、生活区和停机坪外,四周是空荡荡的砂石地。

  今年2月3日,秦岭站室外任务收尾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在山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氢能设施,白色的卫星地面站,以及连接主站区和配套设施区的室外综合管网,室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