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农机“出海”忙 看春耕里的“全球生意”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出口市场正迎来新机遇。浙江是我国农机出口大省,今年1到2月,出口农业机械达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出口额快速增长的背后,农机出口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又是如何面对市场考验的?农机“出海”忙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出口市场正迎来新机遇。浙江是我国农机出口大省,今年1到2月,出口农业机械达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出口额快速增长的背后,农机出口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又是如何面对市场考验的?

  农机“出海”忙 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市场

  浙江永康是我国现代农机生产制造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大量的农机制造企业。当记者来到位于永康的这家农机企业时,正赶上一场跨国洽谈会,企业负责人和肯尼亚的客户正在沟通订单需求。

  眼下正值海外客户下订单的高峰期,又赶上国内春耕期间,农机需求量大,这家企业正开足马力备货生产。在车间里记者看到,铸造、加工、装配等每一个环节都在全力运转,每隔4分钟就有一台农机包装下线,并通过公路和海运结合的方式发往国内外。

  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 黄炜炜: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的特殊情况,我们也做了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讲究产品的推陈出新,不断地研发新产品。

  忙碌的不仅是生产线,在距离工厂不远的农田里,工作人员正对一款新研发农机的性能进行测试。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浙江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地貌,山地坡度大、地形复杂,因此,企业着力研发的“小农机”就成为他们进军海外市场的主力产品。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这款手扶拖拉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途多样、适应性强。它由两个部分构成,前部是发动机,后部是用于耕作的农具。通过这几个固定的螺丝可以更换不同的农具类型,从而在山地、丘陵等地貌进行旋耕、播种、收割等多种作业。这种“一机多用”的方式深受海外客户的青睐,目前已出口到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年销售量达25000台左右。

  作为一家深耕海外市场20多年的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订单保持稳定的背后是企业主动“走出去”,适应不同国家市场需求的结果。去年,企业创新研发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在越南受到欢迎,企业今年将重点放在非洲市场上。

  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丰:针对非洲研发的产品,还是以性价比为主,让他们能够迅速地掌握我们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提供质量可靠的农机产品。

  今年一季度,这家农机企业海外订单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0%,国内订单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5%。

  “新生代”智能化水果分拣设备“闯世界”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不少农机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创新产品。相较于老牌农机出口企业,果园里的“新生代”企业又是如何开拓海外市场的?

  在杭州这家智能化水果分拣企业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场新研发正在紧张进行。企业年初收到首个海外订单,科研人员都铆足了劲,希望借助此次合作抓住机遇,打开海外市场。

  水果智能分拣企业总经理 黄建勋:第一代产品出来以后,我们发现一个弊端,水果之间会产生损伤。第二代产品虽然解决了损伤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效率上比较低,跟不上实际生产需求。我们又研发第三代产品,在托盘呵护下,解决了效率跟损伤的问题。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成立以来,为了加大研发力度,他们陆续招募了3名博士,研发人员数量更是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专注于创新,企业又是如何保障生产的?在位于金华永康的生产基地,记者发现智能分拣设备和当地一家老牌制造企业共用生产线。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核心零部件,他们借助这家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生产加工,自己则全力投入研发工作中。在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对一款即将发往贵州的苹果分拣线进行性能测试。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在这条智能化水果分拣线上,机器正以每秒6个的速度检测每个水果的外观、重量、糖度等数据,并按照不同标准对每个水果进行精准分类,并且系统可以实时显示这批水果的数据分布。像这样的智能化设备每小时可以检测2万个水果左右。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每个水果托盘上都印有二维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托盘不仅能降低水果分拣过程中的损耗,还能通过二维码精准收集水果信息,降低销售成本。

  水果智能分拣企业总经理 黄建勋:今年我们会进一步布局海外市场,通过一些专业的展会,比如香港、泰国跟德国的展会结识不同客户,根据当地不同的特色水果,如东南亚的榴梿,中东的芒果、草莓等,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来走向市场。

  完善配套服务 农机企业加速“出海”

  为了加速浙江农业机械出海,一系列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展会供需对接等配套服务举措,正在加速落地。

  在浙江金华,中非农业科创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园区将模拟非洲的气候条件,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并推广各类农机设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浙江金华农科院正高级工程师 陈长卿:通过品种栽培模式、农业机械操作到后面的深加工,进行全产业链的生产模式展示,就是要做给外国朋友看,为他们生产赋能。

  专家告诉记者,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耕种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金华农科院正加强与出口企业合作,因地制宜开展产品“本土化”改造,更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

  浙江金华农科院正高级工程师 陈长卿:要模拟国外的土壤结构进行产品可靠性的试验,特别是在动力、机具的适配性上,要进行一些设计的开发,更适合于东南亚,包括非洲等国家种植模式的生产要求。

  截至目前,浙江拥有农机制造企业超4000家,其中接近四分之三的企业有农机产品出口海外,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盟、欧盟等国家。此外,近年来非洲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浙江省农业对外合作中心主任 裘天敏:浙江对非洲农机出口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额达2.5亿元,割草机、耕地机械、烘干机和农机零件等六大类占到农机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针对新兴市场需求,下一步,浙江将建设3个非洲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组织50家农业机械企业及生产资料相关企业赴非洲交流合作。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李啸虎 杨少鹏 胡从波)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