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通水60年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

内容摘要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陈溯)4月5日,红旗渠将迎来主干渠通水60周年。记者4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60年来,红旗渠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红旗渠通水以来,先后投资6.2亿元,实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陈溯)4月5日,红旗渠将迎来主干渠通水60周年。记者4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60年来,红旗渠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

  红旗渠通水以来,先后投资6.2亿元,实施了四轮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技改与现代化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红旗渠功能从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增至工业供水、生态补水,三千里渠道纵横成网、奔流不息,工程肌体更加强健、灌区本体更加安全、效益发挥更加充分。

  坚持建管并重,430余名护渠员日夜奋战在一线,查隐患、保畅通、护安全。推进数字孪生工作,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围绕来水预报、需水预测、配水预演、水量调度等核心要素,通过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模,上线运行了红旗渠数字孪生平台,为红旗渠灌区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大水漫灌到精准灌溉、人工管理到智慧管控,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价值。数字孪生系统全部投用后,红旗渠用水申请时长将由2天缩短至2小时,每万亩灌溉面积只需2名专管人员,灌区管理手段更为先进,运行维护更加高效。

  坚持改革创新,在水价改革方面,建立健全分类分档水价、超额累进加价、节水奖励、精准补贴等制度机制,激发了节水内生动力,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在水权改革方面,统筹全市引漳三大灌区用水指标,动态调整红旗渠引水流量,最大程度兼顾保障灌区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预计年均增加引漳水量5000万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引水量提升20%。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