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耕”“收”两忙 致富有方

内容摘要  中新网大同4月23日电 题:山西天镇:“耕”“收”两忙 致富有方作者 杨佩佩 杨静 师小淦春日时节,走进山西大同天镇县卅里铺乡设施农业园区,数十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随着智能化卷帘门缓缓升起,棚内一株株翠绿的椒苗映入眼帘,农户们正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大同4月23日电 题:山西天镇:“耕”“收”两忙 致富有方

  作者 杨佩佩 杨静 师小淦

  春日时节,走进山西大同天镇县卅里铺乡设施农业园区,数十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随着智能化卷帘门缓缓升起,棚内一株株翠绿的椒苗映入眼帘,农户们正娴熟地进行移栽、覆土、浇水。棚外,技术人员加紧检修智能温控设备,确保棚内环境稳定。

  近年来,天镇县依托生态、气候和区位优势,聚焦打造京津冀都市圈特优农产品供给基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随着智能化卷帘门缓缓升起,棚内一株株翠绿的椒苗映入眼帘。 师小淦 摄

  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天镇县积极对接山东寿光等地区,引进兼具水果清甜和辣椒独特风味的水果椒品种及套种模式,采取椒苗与甘蓝、西瓜套种的方式,形成“水果椒+叶菜+瓜果”的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种植成本,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设施农业不仅提升了农田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不少曾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在园区内从事育苗、管护等工作,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农户参与其中。

  “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现在种地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正在打理大棚的李娟说,今年自家也承包了60栋大棚,种植水果椒十万余株,希望有个大丰收。

  一株株新栽的椒苗舒展枝叶,在田间地头书写着“产业兴、农民富”的生动篇章。目前,天镇县已发展设施农业4.5万余亩,可带动周边村民务工近7万人,单日务工收入可达120元至180元。

小小“羊肚菌”撑开了“致富伞”。  师小淦 摄

  连日来,天镇县“耕”“收”两忙,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在玉泉镇宏丰现代农业园区食用菌种植基地,数十座大棚错落有致,大棚内的田垄上,一簇簇羊肚菌破土而出,迎来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收、晾晒、装箱、售卖……小小“羊肚菌”撑开了“致富伞”。

  近年来,天镇县依托气候、土壤等自然生态优势,以“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创新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订单农业,培育了冬枣、西梅、唐杏、太空椒、羊肚菌等一系列特色产业。

  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白玉罡介绍,该基地已实现“鲜销+深加工”双轨模式。新鲜菌菇直供餐饮市场,其余则经过精细修剪、低温烘干,制成干品。烘干后的羊肚菌附加值提升30%,既延长保质期,又打开了电商销路。

一簇簇羊肚菌破土而出,迎来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收、晾晒、装箱、售卖。  师小淦 摄

  目前,天镇县特色产业串珠成链,形成种植、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一体化的产业矩阵,带动2万余户农民年均增收1.2万元。

  从田间到餐桌,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天镇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更多农户撑起“致富伞”。(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