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助力宁夏贺兰培育渔业“新农人”

内容摘要  中新网银川5月13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3日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获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贺兰县正式揭牌。今后,该中心将定期派专家实地指导,帮助当地引进渔业新品种,并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同时双方也将联合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银川5月13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3日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获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贺兰县正式揭牌。今后,该中心将定期派专家实地指导,帮助当地引进渔业新品种,并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同时双方也将联合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着力提升当地设施养殖水平,并搭建人才孵化平台,培育渔业“新农人”。

揭牌现场。 尤国栋 摄

  “与科研院所携手,通过把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再推广给广大养殖户,才能真正做大市场,带动渔民共同增收致富。”承担基地工作的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伟说,近两年企业陆续引入罗氏沼虾、青虾、河蟹、鲈鱼、虹鳟等渔业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养殖,虽初见成效,但在苗种培育、养殖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瓶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任鸣春介绍,今后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上引进示范推广,并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推动贺兰县渔业高质量发展。

  在揭牌仪式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还就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水产良种选育推广、绿色健康高效养殖、病害生态防控等进行了交流分享。

  贺兰县有着“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的称号。近年来,贺兰县适水产业蓬勃发展,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全县养殖水面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贺兰县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渔业发展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