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举行

内容摘要  中新网巴黎4月13日电 “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当地时间12日在法国巴士底设计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摄影报社执行。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巴黎4月13日电 “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当地时间12日在法国巴士底设计中心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摄影报社执行。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杨新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干事、中国文化研究专家、文化遗产顾问白纳德( Bernards A. ZAKO),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荣誉策展人、知名摄影家阿兰·萨亚格(Alain Sayage),南京大学教授、展览策展人姚远,南京大学副校长陈云松,巴黎图书节中国代表团团长曹振亚、副团长张德军、秘书长巩奇慧等嘉宾与巴黎图书节中国出版代表团,以及当地观众和媒体记者共同见证这场以光影为媒的文明交流对话。

当地时间4月12日,“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举行。图为法国当地民众观展。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参加策划本次展览的中国文化遗产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姚远在致辞表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通过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举办此次展览,旨在搭建平台,扩大合作交流,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作出贡献。

  白纳德表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在历史、地理等维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世界遗产不仅属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更是属于全人类。萨亚格是中国摄影界的老朋友,他以平遥古城的保护为例,阐明了摄影的力量。他对中国近来的免签政策表示赞赏,认为这会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亲自去看一看美丽富饶文明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当地时间4月12日,“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举行。图为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杨新育等嘉宾观展。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本次展览主题单元展出的世界遗产,包括历史古迹、寺庙和石窟、历史名城、考古遗址、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卓越的创造力、智慧和集体记忆,也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闪耀。展览得到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的支持,设置“方寸间的文明互鉴”特别单元,通过中法联合发行的三次以中法世界遗产为主题的邮票丰富了整个展览的呈现方式。现场的互动单元以“科技守护文明”为主题,通过腾讯SSV数字文化带来的甲骨文识字和戏曲变脸小程序,带领法国观众感受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的焕新活力。

  本次展览与巴黎图书节同期举办,丰富了中国出版展团“阅读中国”系列活动内容,以“多元视角展现中华文明、以创新形式促进中法对话”为主题,通过中国世界遗产展览及影像系列画册推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9项世界遗产,呼应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借摄影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可持续”的中国文化盛宴。

  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