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方式与工艺
香菇的栽培方式主要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种。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段木栽培逐渐减少,目前我国香菇主要来源于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流程为: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和出菇。
二、栽培季节
香菇栽培主要分为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常见的生产运作方式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以及秋播冬春出等几种。
三、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包括按栽培基质、出菇早晚、销售形式、大小以及出菇温度等进行划分。
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以采用段木栽培或代料栽培。代料栽培又可分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多种类型。因此,可以将香菇品种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按出菇早晚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和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按适宜的产品型式划分: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合干制;鲜销种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大叶种菌盖直径多在5-15厘米,小叶种为4-6厘米,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大叶种。
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出菇中心温度5-15℃)、中温种(出菇中心温度10-20℃)、高温种(出菇中心温度15-25℃)和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5-28℃,以10-20℃出菇品质最佳)。栽培者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四、大棚种植木料香菇的方法
防止菌盖过大:商品香菇以菌盖直径6厘米以下为最佳。直径超过6厘米甚至达到8-10厘米的大花菇虽然看起来独特,但商品和食用价值并不高。
适时采收,防止过“老”:适时采收的香菇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采收过晚,孢子成熟弹射,营养消耗,粗纤维增加,口感变差。研究表明,菌盖大卷边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栽培香菇尤其是培育白花菇时,要及时采收,避免长老。
培育白花菇要避免使用“明火”加温:在白花菇生长期间,部分菇农为了加温排湿,常采用冬季菇棚放置煤球炉“明火”加温。虽然“明火”加温可以使花菇菌盖裂纹宽、深、白,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对香菇子实体产生毒害作用。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还可能使菌褶烤黄、烤焦、烤糊,导致菌盖断裂、倒塌甚至脱落。若棚内温度超过30℃,菌肉内部会呈胶质状,难以烘干,食用时失去脆嫩口感。因此,“明火”加温并非理想的加温方式,应改为火道加温,并控制菇棚内温度在20℃以下。
推广脱水机烘干:传统的太阳晒、土法烘干等方式会使香菇菇形不佳、颜色差,降低商品价值。相比之下,脱水机烘干的香菇菇形圆整、颜色鲜艳,商品价值更高。因此,应推广使用脱水机烘干香菇。
分批采收:菇棚内生长的香菇大小、长短不一,应分批采收,避免一次采收。这样可以确保适时采收到优质菇,提高商品价格。
综上就是大棚香菇的种植要点介绍,香菇种植分为好几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于大棚种植香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