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抢滩港股新能源赛道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毛艺融 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超20家新能源公司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国际资本认购踊跃,抢滩港股新能源赛道。 笔者认为,国际投资者借助港股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 毛艺融

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超20家新能源公司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国际资本认购踊跃,抢滩港股新能源赛道。

笔者认为,国际投资者借助港股押注新能源赛道,是对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的把握和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地位的认可。

首先,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新能源已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解决方案,也是未来数十年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赛道之一。

中国在光伏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确立全球领先地位,拥有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国际资本迫切需要绑定这些正在全球扩张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分享其增长机遇。

正如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所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份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等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全球投资者的关注。5月份在港上市的宁德时代,其H股国际配售占比高达92.5%。3月份完成56亿美元闪电配售的比亚迪股份,吸引了全球众多顶级长线投资者、主权基金、中东战略投资人参与,充分显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和支持。

其次,香港市场新能源生态圈蓬勃发展,投资港股是国际资本便捷、高效配置中国新能源核心资产的重要渠道。

自2015年以来,电动车、储能、氢能等企业陆续在港股上市,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资本化进程。目前,香港市场汇集了大量顶尖的新能源企业,这些公司代表了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力量。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港股新能源板块的市值规模从2015年的125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月份的5680亿美元,增幅超过四倍,占港股总市值的12.5%。

当前,新能源企业赴港上市络绎不绝,也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更多合适的投资标的。例如,光伏企业晶澳科技、锂电材料商中伟股份、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先导智能等A股上市公司拟赴港二次上市构建双资本平台,光伏电池片企业中润光能等独角兽企业正筹备港股上市事宜。

最后,港股新能源赛道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性价比凸显,对国际资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多家来自中东、北欧的主权财富基金增持中国资产,港股成为其配置亚洲优质股权资产的核心渠道,新能源赛道更成为其重点押注方向之一。目前,港股新能源指数的市净率处于近五年来低位区间。国际资本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资产,性价比可观。

港股新能源赛道的价值重估浪潮已然开启。随着更多国际长线投资者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领域企业的增长潜力将日益彰显。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