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福特中国回应: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

内容摘要近期,有消息称,江铃福特将被并入长安福特体系之下,进行资源整合。消息还称,为福特“从ICU病床上站起来”的“手术刀”已经落下,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整合动作在渠道端已经开始了。对此,6月18日,福特中国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随着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近期,有消息称,江铃福特将被并入长安福特体系之下,进行资源整合。消息还称,为福特“从ICU病床上站起来”的“手术刀”已经落下,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整合动作在渠道端已经开始了。

对此,6月18日,福特中国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随着更多新品牌和新车型的快速推出和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国乘用车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为了在这个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打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是福特在中国长期战略的核心。福特一直在与我们的合资伙伴和经销商伙伴一起努力,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跨网络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和经销商的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但是,我们不对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

不过,上述传闻反映出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寻求破局的迫切性。不可否认的是,福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多年的销量下滑。从2016年近127万辆的巅峰,跌至2023年全年销量46.7万辆(包括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及进口车),下滑幅度高达63%,市场份额显著萎缩。

为了扭转颓势,2023年福特汽车推出中国业务新战略,此后福特中国在2023年第三季度就迅速实现扭亏为盈,并且在之后连续实现6个季度盈利,2024年实现7年来首次全年盈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资料图)

不过,福特汽车在华两家合资公司仍面临较大竞争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福特市场表现有所提升,全年销量为24.7万辆,同比增长5.97%,但销量规模与主流合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相比与长安的“牵手”,江铃与福特的结缘更早。早在1995年,江铃与福特就开始合作生产轻型客车全顺,全顺也是第一辆在中国生产的福特车型。而在2006年,江铃汽车开始酝酿转型乘用车业务,2015年以后陆续推出了SUV撼路者、MPV途睿欧等车型。

2021年,江铃与福特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双方共同出资设立江铃福特合资公司,将主要导入福特品牌的乘用车进行生产和销售。近年来,福特也开始愈发重视江铃福特,将F-150猛禽、Ranger游骑侠、Bronco烈马等车型都放到江铃福特体系中。

不过,江铃福特近年来同样面临销量下滑压力。根据财报数据,其乘用车销量一直未能形成规模,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4.8万辆、3.9万辆和3.5万辆,连续两年同比下滑。虽然领睿等车型推出后带来一定增量,但远未达到改变格局的程度。商用车方面,2024年,其轻客销量为8.66万辆,但整体规模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众、宝马等德系跨国车企相比,福特汽车的电动化转型较为缓慢,且成效不佳。根据福特汽车2024年财报,电动车业务成为其“血亏”板块。2024年,福特电动车业务陷入转型阵痛,亏损扩大,营收下降35%至39亿美元,利润亏损51亿美元,较前一年的47亿美元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亏损或进一步攀升至最高55亿美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资料图)

具体到中国市场,福特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令业界担忧。目前,长安福特旗下除了福特电马、锐际新能源之外,再无其他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型。福特电马在2023年引入中国市场后,销量一直未达预期,这与高速增长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背道而驰。为此,福特中国正在加速电动化产品布局。据了解,福特中国与中国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全新新能源产品,预计在今年内亮相。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