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不想“下桌”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本刊记者 牛朝阁近期,新势力上半年的销量数据陆续出炉。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据乘联会初步预估,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刊记者 牛朝阁

近期,新势力上半年的销量数据陆续出炉。

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据乘联会初步预估,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商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

行业稳步增长,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却在大变样。

从几年前的“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到如今的“小理零”(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有新势力多次刷新销售纪录,也有新势力努力开展自救。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新势力格局大变

新势力车企中,在港股上市的共有四家,分别是蔚来、理想、小鹏和零跑。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交付22.17万辆,理想汽车交付20.39万辆,小鹏汽车交付19.72万辆,蔚来汽车(含子品牌乐道、萤火虫)共计交付11.42万辆。

这其中,蔚来从原来的“头雁”变“垫底”,引来众多议论。

和销量水平相似,蔚来汽车的一季报并不亮眼。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总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净亏损68.9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1.85亿元亏损相比,亏损面扩大。

尤其值得注意,蔚来汽车已连续两个季度呈现亏损,一季度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行业内70%的警戒线,同期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流动比率进一步降至0.84倍,资产负债率达到92.55%。但与此同时,车企纷纷响应“缩短账期至60天”,让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不过李斌认为,蔚来汽车的经营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蔚来汽车现金及其等价物为80.75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约58.22%,不足2023年底时的1/4。CEO李斌坦言:“如果四季度盈利不了,其意义将与过去几年不盈利完全不同。”

盈利=销量×毛利率-费用。按照李斌的规划,想要实现盈利目标,到今年四季度,蔚来汽车需要达到月销5万辆,毛利率保持在17%~18%,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6%~7%,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10%。

“小理零”站稳脚跟

新三足“小理零”的一季度财报各有亮点。

凭借小鹏G7、MONA M03等热门车型实现“触底反弹”的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总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来到15.6%,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51.5%。

作为第一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成为今年一季度唯一盈利的公司,总营收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466亿元,同比增长9.4%。

销量“黑马”零跑汽车并未延续去年四季度单季盈利的态势。财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净亏损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亿元净亏损大幅收窄,环比却是由盈转亏。

对此,零跑汽车的解释是“毛利总额的下降大于费用开支的下降”。

不过,零跑汽车的市场表现仍是可圈可点。该车企不仅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4万辆,更在6月单月、二季度及上半年等多个维度,夺得新势力销量榜首。

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达到14.9%,为历史最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6.3个百分点。

对于不俗的增速表现,零跑汽车高层表示,这归功于旗下C系列车型的成功。

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今年以来,蔚来汽车也做了一系列降本增效行动,包括组织变革、落地最小经营单元等。

在外界看来,蔚来汽车今年的任务就是“不下桌”。虽然面临重重挑战,但CEO李斌认为,公司最低谷的时期已经过去,一季度亏损虽然在高位,但销售同比去年仍有一定幅度增长。预期今年二季度开始重回上升通道,经营表现会在接下来的季度得到改善。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汽车共计交付7.2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5.6%,较今年一季度的4.21万辆增长约71%。

虽然这数据与“小理零”仍有不小差距,但李斌说,他有信心实现盈利目标。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